11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共同發布的2011年中國工業經濟運行秋季報告顯示,盡管受到外需萎縮、內需增長乏力、成本快速上升等因素影響,今年以來我國工業經濟運行總體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1~10月,石化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5%,快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但報告同時預測,受下游產業對石化產品需求下降、節能減排壓力上升等不利因素影響,我國石化行業增加值明年增速將逐步放緩。
報告指出,從下游產業需求看,今年以來,汽車、紡織、塑料、平板玻璃等石油和化工行業主要相關行業增速明顯放緩,對石化產品需求下降。比如,據預測,汽車產銷在經歷連續10年年均25%的增長后,將進入新一輪調整周期,預計明年汽車產銷增長5%~8%。
報告認為,下游需求萎縮,加上節能減排壓力上升、資金成本不斷攀升、煤電油運等要素供給偏緊、資源對外依存度越來越高、資源利用率較低、高端石化產品缺乏等,都將對石化行業經濟運行產生不利的影響。
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分析評價了今年以來石化行業經濟運行態勢,從行業整體看,原油開采運行情況良好,但下游的煉油等子行業效益大幅下滑;化工行業在今年前期運行良好后,在9~10月份出現增速下滑。他提醒,這些行業經濟運行中出現的新問題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報告預測,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4%左右,明年增速預計比今年低1~2個百分點。其中,原材料工業明年總體運行環境并不寬松,增速在今年的基礎上將繼續有所放緩。
為此,黃利斌強調,明年必須要堅持正確的宏觀調控方向,積極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保持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具體做好五方面工作:一是穩定政策預期,防止經濟出現大的起伏。二是將“調結構、轉方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三是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四是進一步優化小型企業、微型企業發展環境。五是切實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他同時表示,要創新企業組織模式和管理模式,形成產業聯盟、技術聯盟;要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發展。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