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歐盟委員會今年9月實施對敘利亞石油禁運的制裁措施以來,該國15萬桶原油出口全部停滯。受此影響,中國在敘利亞投資的油田成為當地損失最為慘重的項目。
據了解,歐盟委員會9月2日開始實施對敘利亞石油禁運的制裁協議;同月23日,歐盟開始禁止歐洲公司在敘利亞進行新的石油領域投資。這項制裁協議包括禁止進口敘利亞原油及石油產品,以及對敘利亞石油出口相關融資和保險進行制裁。統計顯示,若按去年數字計算,禁運將影響敘利亞約45億美元的原油出口。
盡管敘利亞的政治分析人士和經濟專家曾認為,石油禁運制裁對敘利亞經濟影響并不大,敘利亞可通過尋找石油出口替代市場減輕禁運影響,但事實證明,截至目前,敘利亞并沒有找到石油出口的替代市場。由于儲存原油的油庫已滿,敘利亞不得不將原油產量從制裁前的每天38萬桶降至目前的不足24萬桶,原本用于出口的15萬桶原油份額產量全部被削減。這是因為,敘利亞原本石油出口的95%一直都是輸往法國、意大利、荷蘭、奧地利等歐洲國家。
受敘利亞全國石油壓產的影響,中國的石油企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據了解,目前在敘利亞石油行業中共有9家外國合資公司,其中不僅有中資企業,還不乏荷蘭殼牌、法國道達爾等西方石油巨頭。但相形之下,中石油作業產量或權益產量在所有外國企業中名列前茅,因此遭受的經濟損失目前也最大。中石油在敘利亞的主要項目格貝貝油田從9月8日起先后分三次壓產20%、40%和72%,目前稍有回升但也僅為正常生產水平的35%,即從原來的日產1.45萬桶壓至目前的5000桶。
據中石油敘利亞分公司總經理蒲海洋介紹,自2003年中石油與敘方簽署格貝貝油田開發生產合同以來,中石油在該油田的投資達到2.8億美元,是中石油在海外投資回報率最高的項目。但被迫壓產之后,兩個月來公司已損失7000萬美元,而且敘方還因為缺乏外匯收入欠了中石油敘利亞分公司一大筆款。他說,如果敘利亞局勢持續動蕩,該公司的損失還將繼續擴大。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