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茅嶺江一帶風景迷人,而且空氣、河水、海水的質量也十分的好,茅嶺的鱸魚、大蠔、海鴨蛋等海產品遠近聞名,老百姓一直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但是,茅嶺鄉鶴斗附近的竹山、生雞墩等幾個村的3000多名村民從2010年開始傷腦筋,因為江里的魚蝦少了,養殖的鱸魚、大蠔、蝦等海產品有時會無緣無故地生病、死亡。經過長時間的尋找,細心的村民終于發現了問題:有一個加工廠利用油脂廠的下腳料煉油,廢水直接排進茅嶺江。
這家利用油脂廠的下腳料煉油的加工廠,坐落在茅嶺江邊的一個山窩窩里,如果沒有當地群眾帶路,難以發現這一隱蔽的加工地點,記者費了一番周折才來到現場。
記者剛靠近該廠,就聞到一股異味,進到廠內,就能看到幾個加工用的大池子,池里還流放著烏黑的水,骯臟不堪。整個加工場地被圍得嚴嚴實實,場內還養有幾條狗,并有保安照看不許別人靠近,周圍的群眾也無法知道里面在干什么?圍墻的外面有堆積如山的油桶,裝運原料和成品的大車時有來往。
看見記者到來,周圍的老百姓七八十人從四面八方趕來,七嘴八舌地議論開了。
從事海洋捕撈的鄧老漢告訴記者:“這幾年,這里死了不少魚,江上白白的一片,在外海捉回的魚到這里也會死掉,現在釣魚要到更遠的地方才有魚。”養殖大蠔的農老漢這樣說:“我是養大蠔的,現在的產量比以前差多了,大蠔長得慢,還容易生病。”從事網箱養魚好幾年彭老漢說:“去年,下游的網箱也死了不少,一起養魚的幾戶人家損失幾千塊到幾萬塊,江水喝不了,洗手洗腳都不敢,飲水都成了問題。”養蝦的黃老漢去年因為死蝦虧了兩萬多元,咬牙切齒說:“就是從茅嶺江抽水,上次蝦發瘟、死蝦看來和這個廠的污水有關系。”……
“記者同志,我們帶你去看排污口。”排污口修得很隱秘,漲潮時潮水淹沒排污口,加工廠排出污水被潮水淹沒難以發現,退潮時淤泥把排污口掩蓋,排污口不見蹤影。氣憤的老百姓拿來鐵鏟翻開淤泥,大家終于看到排污口的廬山真面目:由于污水的長期污染,泥土已經變黑,本來連片的紅樹林開始從排污口向兩邊退卻。
在老百姓的幫助下,記者爬上加工廠周邊的山頭,記者在現場看到:加工廠流出的水是黑的,場地是黑的;廠區的空氣讓在場的人感覺到惡心、眩暈、十分難受。不僅嚴重污染周圍環境,也給附近村民的生產生活造成極大影響。許多村民對這股困擾了他們一年多的污水很氣憤,也很無奈,更多的是對以后生產生活的擔心。他們生活的這條江、這片海還能養殖嗎?還有魚蝦嗎?遠近聞名的茅嶺鱸魚、大蠔、海鴨蛋等海產品會不會漸漸退出歷史的舞臺?
據村民反映,這個加工廠從防城港、欽州幾個大的糧油企業拉回大量的下腳料,幾臺大型油罐車忙個不停。每年,村里老鄉曾向有關方面尋求幫助,但一直得不到回音,問題也就一直沒有解決。直至21日晚,該煉油廠仍在生產、仍在排污。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此類加工廠是國家明令禁止、嚴厲打擊的項目,屬于污染嚴重、落后淘汰的“十五小”項目。為何村民的求助一直得不到回音?為何問題也就一直沒有解決?為何至今煉油加工廠仍一直在生產?本報記者將密切關注。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