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任何實務抵押,就憑借一筆900萬元的應收賬款,北京亞飛誠信石油化工有限公司27日與建設銀行簽署協議,獲得了700萬元的信貸。這種由北京石油交易所、建設銀行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三方一起開發的“油信通”融資模式,自去年11月推行以來,已有40余家石油石化企業確定了融資意向,其中23家通過了貸款審核,融資額度將近5億元。
“油信通”融資產品是基于信用銷售和信用保險基礎上的一種融資方式,不需要資產抵押,只需在貿易環節生成的應收賬款即可以實現融資。據建設銀行北京市分行副行長龔毅介紹,“油信通”業務的關鍵在于信用保險的引入,分擔了放貸風險。一旦貸款不能及時償還,中信保公司將履行代償義務,然后由北油所協助中信保公司一起對申請貸款的北油所會員進行追債。中信保公司雖然承擔一定的風險,但可以從中獲得保費收入。
北油所董事長兼總裁吳汝川表示,通過“油信通”,企業不需要其他的擔保或抵質押物資產,依托自身在貿易環節中形成的應收賬款,采取信用保險的方式進行貸款。
亞飛誠信石化副總經理李翠霞表示,雖然此次貸款金額對公司來說偏少,但是“油信通”的貸款額度是根據應收賬款額的多少來限定,隨著公司業務的不斷拓展,今后能融到的錢會更多。
北油所結算及融資服務部副總經理岳春鵑表示,亞飛誠信石化此次的融資成本是9.3%,而目前通過擔保公司貸款的成本在11%-12%,還需要固定資產做擔保。而隨著信用等級的上升,融資成本還會逐漸減少。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