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項目完成人:牟伯中、李希明、楊世忠、 汪衛東、劉金峰、郭省學、李輝、蔣焱、黃高健、李金發
項目完成單位:華東理工大學(招生辦)、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勝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藝研究院
我國面臨能源短缺與大量石油資源未能有效開發利用的突出問題。全國現平均石油采收率不及35%,約有2/3的石油資源留在地下有待開發。微生物采油是一項經濟有效的提高原油采收率技術,這項技術具成本低、不傷害儲層、環境友好等特點,符合能源與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向。但由于微生物采油過程中群落結構與采油功能調控技術難題一直沒得到解決,嚴重制約著微生物采油技術的應用和產業化進程。近10年來,項目組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和教育部等支持下,針對技術難題進行攻關,系統研究了微生物代謝作用及產物對采收率的貢獻、微生物在位繁殖效應與驅油機制、微生物驅油傳遞過程與界面反應行為等基礎問題,提出并建立驅油過程中微生物在位繁殖效應模型。以系統的基礎研究為支撐,開發了一組高效采油菌系并實現工業化應用;獲得微生物采油的臨界驅替速度,解決了微生物采油工業設計和工業生產中的難題。同時,引入現代分子生物學技術和長巖芯物模技術,開拓性地建立了以油藏微生物群落結構分子檢測技術、采油功能微生物識別技術和現場動態監測技術為核心的微生物采油調控技術體系,實現了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研究成果10余次在國際學術會議報告交流,申請發明專利8項,其中已授權專利4項、國際PCT專利1項。這一技術已應用在勝利油田和華北油田等工業生產中,近3年累計新增利潤超過1.1億元,產生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目前,依托這項成果,已在大慶開始建設國內首個專業化、示范化的研發與生產基地。該成果的應用能有效提高油藏的開發水平,延長油田開發壽命。據預測,我國適合于微生物采油技術的地質儲量超過100億噸,如平均提高采收率1%,就可增加可采儲量1億噸以上,相當于2~3個大型油田目前的年產量。本技術應用潛力巨大;同時,有利于提高我國能源開發和環境保護等領域的技術水平,對提升我國在國際上科技與經濟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