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初官方明確表態,到“5·28”會議正式公布大致方案,我國原油期貨市場框架的搭建速度顯然已經超出預期,市場對原油期貨的上市充滿期望和遐想。在一些石化業內人士眼中,原油期貨甚至可能會推動國內石化行業發生重大變革。
原油期貨構建多層面影響力
在2012年5月28日舉行的“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上期所理事長王立華稱,目前原油期貨已經確定了“國際平臺、凈價交易、保稅交割”的方案,上期所希望建立一個能吸引境外投資者、生產商、貿易商、消費者的原油期貨市場,并爭取建成亞太時區的原油定價基準之一和全球性原油期貨市場。一些專家認為,對于原油這一戰略性品種而言,其國際化程度和影響力已經超越了傳統意義上期貨市場服務某一領域產業經濟的概念。
瑞姆是一家總部位于日本東京的石油和天然氣信息咨詢公司,在該公司提供給全球客戶的國際油氣市場報告中,包含了主要能源市場的信息,而不久后,中國原油期貨的信息也將會出現在這份報告中。該公司在中國的分支機構——瑞姆亞太能源的總經理關宏對期貨日報記者表示,希望能通過信息產品的手段,擴大中國原油期貨市場的影響力。
“我們會關注這個品種的交易情況,并把相關信息寫在給客戶的報告中。”關宏認為,中國作為全球主要的原油進口國,其原油期貨的價格對市場有著風向標的作用,而這種新信息資源對于咨詢公司的客戶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顯然,衡量未來我國原油期貨市場國際影響力的標準將不僅限于市場參與情況,還在于咨詢市場的關注度和對其信息的依賴度。
市場參與度要看相關制度和規則
如果我國巨大的原油消費能力和進口量是我國原油期貨市場發揮國際影響力的先天優勢的話,那么未來國內外油商和機構的市場參與度則是重要的后天因素。不過,鑒于目前相關規則尚未明確,不少國內外現貨人士對于是否會進入這個市場尚難以給出明確答復。
廣東油氣商會在全國有300多家會員,不久前曾聯合當地期貨公司,對其會員進行了原油期貨知識培訓。“我們很歡迎原油期貨能夠盡快推出,但是否參與還要看具體的規則。”廣東油氣商會油品部部長姚達明對記者表示,不同的公司對這個品種的期望值不一樣,原油與成品油和下游石化產品的相關度很高,一些貿易商希望能夠通過這個原油期貨引入一些對沖機制,使企業能夠更穩定地經營。“具體會不會參與進來還要看國家的政策,比如換匯制度,是否允許企業交割,等等”。
“國外企業和機構也是一樣,他們也需要更明確的制度規則來判斷。”華訊化工網總經理汪洋表示,由于對中國市場和制度規則尚不熟悉,國外機構最擔心的是市場制度的變化,比如若市場出現不利因素,交易所是否會出臺交割、倉位和換匯等方面的限制措施。
原油期貨或推動石化行業變革
專家認為,我國原油期貨的發展需要面對三大制約因素:其一,在現行制度下,石油上游市場主體單一,三大石油公司構成了市場的絕對主體,而煉廠也集中在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兩大集團公司的控制之下。我國成品油價格由政府管制,地方煉廠得不到國家的財政補貼,生存狀況堪憂,加之我國境內生產的原油基本難以進入流通領域,因此國內成熟的原油現貨市場尚未形成。其二,我國非國營原油進口數量有限,鮮有貿易商和煉廠具有原油進口資質,這些企業如果參與原油期貨,交割將成為難題。其三,要建立中國的原油期貨市場并擴大其影響力,必然要引進大量國內和國際交易商參與,但我國目前的外匯管理體制仍處于計劃控制階段,沒有完全市場化。
對此,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上期所日前給出的“積極爭取外匯實行總額控制、統一監管、敞口額度內自由兌換方案,實行保稅原油實物交割,使得境內投資者和境外投資者都能有效參與市場”的表述,已是對上述市場疑慮的積極回應。原油期貨真正走向國際化,不僅需要更多的創新機制,也是在考驗監管者的協調能力和智慧。
“原油期貨上市不僅關系到一兩個品種,而且會影響整個國內石化產業。”汪洋認為,屆時一大批沒有對應期貨品種的化工品經營者可能會參與進來,比如PE、PP、石腦油企業等。“以前沒有這個品種,不好參與。現在有原油期貨作為直接參考,可能會在下游行業產生連鎖反應”。目前,PE等上游產品基本被中石油和中石化壟斷,而原油期貨上市后必將沖擊現有的格局。因此,推進原油期貨不僅是期貨市場的事,更需要相關部委和企業的支持和參與,因為這個品種可能成為推動國內石化行業變革的標志性品種。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