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油田公司積極培育適合自身特點的“撒手锏”技術,上半年在二氧化碳驅油、二元驅和調驅三項試驗中均獲得重要進展。
二氧化碳驅重大開發試驗有效推進。二氧化碳驅油是近年來發展應用的一項提高原油采收率技術,在高含水、低滲和特低滲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吉林油田科研人員通過深化油藏研究,科學調控注采關系,確保先導及擴大試驗效果。這個公司結合乾安采油廠黑59先導試驗區特點,采取適當提高單井注入量,控制產氣量高井流壓等注采調控措施,19口可對比井日產油達48噸,與水驅標定30噸對比,提高幅度達到60%。
紅崗二元驅試驗獲得階段性成果。吉林油田科技人員結合紅崗采油廠地質條件開展研究工作,累計注入地下孔隙體積0.387PV。注入壓力逐步上升,啟動壓力明顯上升,波及體積整體呈現擴大趨勢,產出液中聚合物濃度較低。
扶西17—19區塊調驅試驗增油效果明顯。扶西17—19區塊位于扶余油田,吉林油田科研人員結合實際,初步建立優勢通道識別技術,形成動態調整和靜態設計相結合的優化設計技術;結合油藏特點和各體系優點,優選三大類調剖體系和兩大類調驅體系;優化簡化井筒工藝和地面配套工藝技術,大大提高質量和效率;建立調驅注采雙向協同調控技術,初步形成自主研發的調剖體系;初步構建調剖效果綜合評價體系。到6月末,這一區塊已累計注入總量39.8萬立方米,開發指標與調驅前對比,開發效果日益顯露,自然遞減率、含水上升率等開發指標持續向好,吸水剖面及產液剖面得到明顯改善,自然遞減率減緩18.85個百分點,累計增油6133噸。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