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氣突變,歐洲遭受寒流,多地迎來暴雪天氣,取暖油需求將增加;而美國則正嚴陣以待颶風“桑迪”,預計“桑迪”過境將給美國煉油設施、原油和汽油產品運輸以及東海岸主要石油管線帶來嚴重威脅,可能導致民用燃油市場出現供應瓶頸或中斷。這兩個突發的天氣變故將對國際油價市場形成支撐。國際油價因此反彈力度加大,預計成品油下調的時間也將進一步后延
盡管本月內國內成品油價下調的“窗口”已基本不會打開,但業界原先一直預期成品油價調整會在11月上旬落實。但隨著美國“桑迪”颶風來襲,國際油價或重新借勢上漲,多家機構認為國內成品油價11月上旬調整的預期有可能落空或推遲。
本月以來,因全球經濟數據疲軟、美國原油庫存超預期大增以及歐債危機等因素影響,國際原油總體走低,WTI圍繞90美元/桶、布倫特圍繞110美元/桶震蕩。而自9月11日發改委調價之后,三地原油變化率也一直延續下行態勢,直至10月19日、20日兩天有所反彈。據生意社油價監測頻道顯示,截至10月26日,三地原油變化率達-2.72%。
金銀島監測數據則顯示,截至10月26日三地原油當日均價每桶108.845美元,近22日均價每桶110.283美元,較9月7日基準價下跌2.68%,預計三地變化率將于11月10日前后滿足-4%,如下調如期兌現,預計汽柴油零售價跌幅將在300元/噸左右。
但生意社成品油分析師李宏認為,當前風暴成為全美關注焦點,如果受此影響,國際原油價格上揚,勢必會影響到11月上旬成品油價格調整。同時,在國家有重大活動或者重要節假日期間,發改委向來有推遲調價的傳統,故11月上旬的調價可能就付諸東流。
“按照近期走勢,在國際油價前期經歷五連跌后,三地變化率原本有望于下月上旬跌破-4%,但由于國際油價反彈且周五三地原油中的兩個原油現貨市場休市,導致三地變化率也跟隨反彈,跌破-4%的時間也隨之后延。”卓創資訊分析師陳晴說。
在她看來,原油后市走勢充滿較多的不確定性,導致成品油是否能如期下調也充滿懸疑。
“近期天氣突變,歐洲遭受寒流,多地迎來暴雪天氣,取暖油需求將增加;而美國則正嚴陣以待颶風”桑迪“,預計”桑迪“過境將給美國煉油設施、原油和汽油產品運輸以及東海岸主要石油管線帶來嚴重威脅,可能導致民用燃油市場出現供應瓶頸或中斷。這兩個突發的天氣變故將對國際油價市場形成支撐。國際油價因此反彈力度加大,預計成品油下調的時間也將進一步后延。”陳晴說。另一方面,受國際原油震蕩走低影響,10月成品油批發市場看空氣氛濃厚,需求進一步萎縮,盡管各地主營不斷加大優惠力度,但對疲軟的行情也難以形成有力提振,貿易商均無意操作,采取快進快出、按需訂購的策略,態度較為謹慎。李宏認為,后期汽柴油價格仍有下行空間,同時,受天氣轉冷影響,北方地區主營已開始進入資源換置階段,以0號柴油清理庫存為主。
機構監測數據顯示,10月國內汽油月初價格為10011元/噸,月末價格為9894元/噸,跌幅為1.17%,柴油月初價格為8611元/噸,月末價格為8407元/噸,跌幅為2.37%,10月“銀十”市場,成品油市場呈現旺季不旺態勢,汽柴油價格紛紛下滑。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