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兩次寒潮襲擊,新疆火焰山下氣溫驟降。10月25日,記者來到吐魯番采油廠果8注水站采訪,嗖嗖寒風中,看到管網都已穿上“棉衣”;配水間里,地面潔凈如洗,藍色、規格一致的流量計一字排開,一塊塊儀表锃亮。
“果8注水站投運以來,形成一套精細化和高效化的運行模式。小站雖小,卻有很多管理亮點,被評為示范站,算是實至名歸。”面對循名而至,探尋吐哈油田精細注水標準化示范站成功秘籍的記者,玉果工區主任陳志剛一臉自豪。
秘訣一:精細管理,讓注水各個環節受控
玉果工區是個老區。2011年果7井和果8井相繼獲高產油流,這一區塊迎來“第二春”。由于自然能量遞減,2011年年底,玉果工區全面實施注水開發。新建成的果8注水站包含700立方米清水罐1座、兩臺喂水泵和7臺注水泵。水質處理采用纖維球“過濾+化學除氧”為主的處理工藝。站外有5座配注間、注水井15口。
如何注夠水、注好水?果8站依據吐魯番采油廠《精細注水管理細則》和《油水井現場精細管理辦法》,完善各項注水管理制度,先后制定《注水井分類巡檢管理辦法》等5項制度,規范注水泵運行管理、水質處理和單井巡檢記錄等5項巡檢報表,從制度上確保精細注水管理工作的實施。
如何保證每口注水井按配注計劃嚴格配水,實現平穩操作?答案是:培訓。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和檢驗,操作人員完全掌握日常倒泵等操作規范,使壓力波動控制在規定范圍以內,保證了下游單井注水工作平穩運行。
為做到精細注水,這個站還對標大慶油田精細注水先進管理經驗,根據現場實際和示范站創建要求,制定詳細的管理指標,做到配注合格率在90%以上,欠注率控制在10%以內,注水井計量儀表完好率達到100%,資料錄取全準率≥98%,維護作業監督到位率100%。通過詳細的管理指標落實和嚴格的現場操作管理,注水站各項工作水平有了明顯提升。
秘訣二:精細調控,保證單井配注合格率
玉果8注水站配注間分散,單井注水管線長,調控工作量大、難度大。玉果工區根據實際情況,對相關操作和管理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對合注井和分注井區別管理,規定巡檢密度及發現注水量變化時的處理匯報制度。同時,工區對現場配注量調配實行掛牌管理,要求內容詳細,可操作性強。
負責注水管理的巡檢工朱義榮,每天不僅要對轄區內15口水井注水量進行調配,還要查看每口井的井口設備狀況,認真記錄每個單井壓力數據。朱義榮說,雖然工作量比以前增加許多,但通過精細管理,單井注水量也越來越精確。
在15口注水井中,有兩口井長期欠注,成為工區主管開發工作副主任馬金鳴心里的疙瘩。
為使產量早日止跌回升,馬金鳴仔細查閱兩口注水井的地質資料,尋找欠注原因,與技術主管部門一起研究分析,制定切實可行的增注方案,改進酸化配方和施工工藝。
2012年8月,這兩口欠注井的增注措施先后實施,初期增注效果顯著。目前,玉果工區15口注水井每天配注水量1050立方米,達到配注要求。
秘訣三:現場標準化,工藝流程清晰明了
記者在果8注水站看到,從配水間到泵房,從工藝管線到設備閥門,不僅設備規格顏色統一,還有清晰可見的標識和一目了然的工藝流程圖。就連注水井井口也干干凈凈。陳志剛說,小到資料填寫,大到設備保養,工區都有標準可依。
果7站工段長石軍,每天除保證站內注水設備正常運行外,還要一天兩次到配水間和井口錄取資料,檢查井口設備,調整單井注水量,對單井生產變化異常的井及時向工區領導和技術人員匯報。
6月11日,他照例到2號配注間檢查,發現果7—32井水表量回零,繼而確認這口井沒有流量,立即向開發組人員反映。次日,采油廠安排檢查井下水嘴,證實這口井兩級配水嘴堵塞,重新安裝后恢復正常。石軍一直盯在現場,直到油井恢復正常注水。
通過不斷完善井網及示范站創建等工作,玉果油田產量遞減趨勢得到有效緩解,地層虧空得到有效彌補,多個井組油井見到注水效果,產量回升勢頭初現,為后續開發穩產打下堅實基礎。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