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中原油田研制的含油污泥填充凝膠顆粒驅油技術,在文23—7井等3個井組通過現場試驗,成功填充污泥30噸,這為徹底解決含油污泥無害處理找到了一條新途徑。
作為國有特大型能源企業,油田積極履行國企責任,大力實施綠色低碳發展戰略,采取天上、地面、地下一體化手段,對地下廢水、地表污泥、天空溫室氣體進行全方位治理,全力建設綠色生態油田。目前,油田采油污水回注率達到100%,廢棄泥漿處理率達到100%,工業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6%以上。
鉆井、采油是油田的兩大生產項目,也是大型石油企業的兩大污染源。在原油開采過程中不可避免要產生采油污水和不能再回收利用的廢棄泥漿,它們直接外排會對環境產生影響。此外,油氣冶煉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直接排放也會對大氣產生污染。
清潔生產是污染防治的最佳模式。在采油環節,油田提出了“封閉作業”的理念,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水進入井場防滲池儲存,作業完工后回收至采油污水處理站處理,讓作業過程中產生的油、水都進入封閉系統,實現了作業過程污水“零排放”。同時,油田建成了覆蓋整個油區的13座污水處理站,采取回收再利用的方式,將采油污水進行凈化處理,達標后的凈水作為生產用水全部回注地層,實現了日處理9萬立方米采油污水百分之百循環再利用。
在鉆井環節,環境因素評估成為每次開工的第一道關口,環評通不過,施工將被叫停。油田明確要求在泥漿池底部鋪設雙層加密防滲布,對鉆臺下、儲油罐下、柴油機、發電機等可能導致污染的區域加鋪防滲布。為解決廢棄泥漿問題,油田在全國陸上油氣田中率先研發了鉆井廢棄泥漿無害化處理技術,通過向泥漿中加入化學處理劑,實現廢棄泥漿的無害化脫穩、轉化,解決了泥漿對環境的污染。近年,油田又開發了“綠色環保”泥漿體系,從根本上解決了鉆井泥漿污染問題。
昔日從煉油煙道中排出的煉油尾氣——二氧化碳,經過石油化工總廠回收處理,現已變成適用于油田三次采油的高效驅油劑。據統計,油田已將萬余噸液態二氧化碳注入地下,累計增油5000多噸,大大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的雙豐收。目前,油田已完成年產10萬噸液態二氧化碳擴建工程的可行性研究,項目完成后,將形成每年12萬噸液態二氧化碳生產能力,實現更大范圍的尾氣回收再利用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