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網訊:在歷經近一個月的漫長等待后,頁巖氣第二輪招標的結果終于姍姍來遲。“國”字頭的企業成為中標的幸運兒,民營企業僅斬獲兩個區塊。
頁巖氣第二輪招標已經成為新手們的盛宴。16家中標企業中,2011年以后成立的就有8家,其中3家成立的時間不到半年。
這些新手大多姓“國”,以國資委直屬企業或地方國企為主,企業所在行業遍布電力、煤炭(含勘探)、能源投資,在頁巖氣勘探開采上的經驗相對缺乏。
考慮到頁巖氣開采的相關制度還不健全,中標的企業大多看上了長遠利益。如果相關部門不能盡快建立起相關制度,中國的頁巖氣開發或將遭遇現實阻力。
最大贏家為電力企業
中國五大發電企業之一----中國華電集團公司成為第二輪頁巖氣探礦權招標的最大贏家。
上周四國土資源部公布的第二輪頁巖氣探礦權招標結果顯示,華電集團旗下的4家公司中標5個區塊,占到全部區塊數量的1/4以上。
華電集團的人士稱招標結果令人滿意,但也有遺憾。他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參與國內頁巖氣開發是中國華電集團公司的發展戰略,是華電集團的發展需要,因此華電集團高度重視頁巖氣開發和投標工作,在2011年初就成立專門的頁巖氣研究和技術團隊,開展頁巖氣的政策和技術研究工作。
本次投標華電集團組織旗下的5個公司共投標10個區塊,其中5個區塊的綜合排名第一,其他的5個區塊排名第二。
華電集團下一步將著手中標區塊的前期準備工作,重點確定中標區塊的勘查部署方案、技術路線和投資計劃,統一安排中標區塊的勘查工作,確保中標區塊按招投標文件要求順利實施。
第二輪招標的競標結果的公示期將在12月14日結束,在這期間,如果中標的候選企業自動放棄,或中標企業未按要求提交勘查承諾書、未提交履約擔保以及按有關法律規定取消中標資格的招標人將按照中標候選企業名單排序依次確定其他中標候選企業為中標企業。
在華電集團的內部會議上,華電集團的領導已將頁巖氣作為集團的新興產業,并列入到集團的戰略發展規劃中,發展頁巖氣產業已經成為華電集團油氣一體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地方國企異軍突起
在頁巖氣的第二輪招標中,地方國有企業毫無意外地異軍突起。
19個中標區塊中,中央國有企業中9個區塊,地方國企中8個區塊,而民營企業僅中2個區塊。其中區塊位置相對比較優越的河南和重慶區塊大部分都落入當地的國有企業手中。
資源地所在的地方政府希望在頁巖氣開發盛宴中掌握主動權。
值得關注的一個細節是,本次招標中中標的16家企業,2011年以后成立的企業有8家,原定于2012年6--7月份的頁巖氣二次招標推遲至10月份,在此期間,有3家參與招標企業成立。
卓創資訊天然氣分析師李女士告訴記者,新成立的企業大多都有地方政府的背景,包括一部分由電力企業和地方政府合資或者合作成立的公司,以及地方政府自己組建的企業,比如由河南國土資源部門組建的地方國有企業河南豫礦地質勘查投資有限公司,獲得了河南地區的兩個頁巖氣區塊的勘探開采權。
華電集團的成功,與其早期在各地的布局密不可分。從2011年初起,華電集團就開始和地方政府密切接洽,與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等氏作開發頁巖氣,甚至參與了湖南省頁巖氣資源潛力調查工作,進行頁巖氣的試打井工作。華電集團的人士并未向本報記者透露這口頁巖氣井的開發進展情況。
為了掌握資源開發的主動權,缺乏技術的地方國有企業紛紛與掌握先進技術的海外頁巖氣公司合作,比如重慶能投集團。
在本次招標中,重慶地區的三個區塊,兩個被地方國有企業獲得,另外一個由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獲得。
“外行”大起步
中標的幸運兒們似乎并不愿意談及未來的開發計劃。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聯系中標的企業,詢問其在中標區域的頁巖氣開采計劃,多數企業均選擇沉默應對。
有中標企業的人士說,現在正處于公示階段,大部分企業并不愿意公開談及未來的開采計劃,“大家更愿意埋頭干活,少說話。”
然而,目前中國國內的頁巖氣開發在技術上并不成熟,大部分企業并未掌握開采頁巖氣的核心技術。中聯煤公司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訴記者,引進國外技術的成本比較高,投資頁巖氣開發并不是一個短期內能夠賺錢的事。
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主任張大偉指出,投資頁巖氣雖然前景廣闊,但風險相當大,在體制、技術、資源、資金等方面均存在難題。
現實的開采難題讓一些實力相對較弱的民營企業望而止步,在投標的民營企業中大多數企業的標的價并不高。
華電集團顯然更看重頁巖氣的長期利好,華電集團的人士坦言:“華電集團對頁巖氣投資前景有良好預期,‘十二五’期間國內頁巖氣開發還處于起步階段,華電集團希望未來頁巖氣開發能夠對集團公司實現氣電一體化戰略提供幫助。”
華電集團是國內天然氣發電的主要發電企業之一,按照華電集團的規劃,到“十二五”末,天然氣發電裝機容量占集團公司總裝機的10%左右。已建電站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和廣東,氣源是利用國內現有的天然氣資源,不是頁巖氣。
石油公司落選
新手大量中標,專業選手的石油公司卻并未出現在第二輪頁巖氣中標者的名單之中。
接近石油公司的人士告訴記者,石油公司在標書中并未設置很高的投標價,開標后才知道其他企業報出的價格都很高,導致投標的失利。
據悉,頁巖氣第二輪評標工作從企業實力、資金和勘探開采等方面進行評價,企業自身條件和競標積極度等因素共占20%權重,資金和勘探開采方案等占80%權重。
但也有人持不同觀點,他們認為,石油公司對第二輪頁巖氣招標的積極性不高,還與第二輪招標的區塊質量不高,以及石油公司自身已擁有大批優質區塊有關。
未來,石油公司的先發優勢或將被迅速打破。
依據國土資源部11月發布的《關于加強頁巖氣資源勘查開采和監督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將鼓勵開展石油天然氣區塊內的頁巖氣勘查開采。
張大偉說,對頁巖氣資源潛力較好的油氣區塊,石油企業如果不進行頁巖氣勘查,國土資源部將組織專家論證,在不影響常規油氣生產的條件下,要重新設置頁巖氣礦業權,并重新招標。
如果按照國土資源部的規定,在未來的3年內對公司所有的頁巖氣區塊每平方公里都投入3萬元進行前期的勘探開采,將大大增加石油公司的勘探成本。
石油公司正陷入兩難中。
分析人士稱,如果石油公司不積極勘探頁巖氣,或將面臨原有探礦權被國土資源部收回的可能,這種壓力或許將促使石油公司增加在頁巖氣勘探和開采上的投入。
地方阻力漸顯
第二輪頁巖氣招標即將落幕,第三輪招標傳出啟動的消息。
國內一家沒有在第二輪招標中中標的民營企業的人士擔憂,優質的區塊在第三次招標中依然不會被納入到招標的范圍中。這位人士說,山西和陜西的頁巖氣埋藏條件最好,開采最容易且成本最低,許多企業都去找當地政府洽談過,但是地方并不愿意被納入到招標范圍中,而是打算自主開發。
一個業內公認的事實是,第一輪和第二輪頁巖氣招標中的區塊,頁巖氣的勘探和開采條件并不好,鮮少有優質區塊。
上述人士擔心,地方政府的阻力或將影響到民營企業參與頁巖氣開發的積極性。
第二輪招標中,只有兩家民營企業中標兩個頁巖氣區塊,該區塊被認為是19個區塊中勘探和開采條件最差的區塊之一。
為了促進國內頁巖氣的開發,我國已經出臺多項鼓勵和支持頁巖氣勘探開采的政策,比如財政部近期公布的0.4元/立方米的頁巖氣補貼措施,但由于補貼范圍和補貼時間有限,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對頁巖氣產業的刺激作用有限。
財政補貼政策或許只是拉開了頁巖氣系列政策出臺前的序幕。據張大偉介紹,目前國土部已初步完成7方面、22項頁巖氣的技術標準規范,對第二輪中標企業進行頁巖氣勘探開發進行規范。未來頁巖氣將實行市場定價,管網第三方準入,工程市場要實現公平準入、公平競爭等。
張大偉說,鼓勵頁巖氣開發,當務之急是進行頂層設計,招標政策與監管措施的建設要同步進行。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頁巖氣第二輪招標已經成為新手們的盛宴。16家中標企業中,2011年以后成立的就有8家,其中3家成立的時間不到半年。
這些新手大多姓“國”,以國資委直屬企業或地方國企為主,企業所在行業遍布電力、煤炭(含勘探)、能源投資,在頁巖氣勘探開采上的經驗相對缺乏。
考慮到頁巖氣開采的相關制度還不健全,中標的企業大多看上了長遠利益。如果相關部門不能盡快建立起相關制度,中國的頁巖氣開發或將遭遇現實阻力。
最大贏家為電力企業
中國五大發電企業之一----中國華電集團公司成為第二輪頁巖氣探礦權招標的最大贏家。
上周四國土資源部公布的第二輪頁巖氣探礦權招標結果顯示,華電集團旗下的4家公司中標5個區塊,占到全部區塊數量的1/4以上。
華電集團的人士稱招標結果令人滿意,但也有遺憾。他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參與國內頁巖氣開發是中國華電集團公司的發展戰略,是華電集團的發展需要,因此華電集團高度重視頁巖氣開發和投標工作,在2011年初就成立專門的頁巖氣研究和技術團隊,開展頁巖氣的政策和技術研究工作。
本次投標華電集團組織旗下的5個公司共投標10個區塊,其中5個區塊的綜合排名第一,其他的5個區塊排名第二。
華電集團下一步將著手中標區塊的前期準備工作,重點確定中標區塊的勘查部署方案、技術路線和投資計劃,統一安排中標區塊的勘查工作,確保中標區塊按招投標文件要求順利實施。
第二輪招標的競標結果的公示期將在12月14日結束,在這期間,如果中標的候選企業自動放棄,或中標企業未按要求提交勘查承諾書、未提交履約擔保以及按有關法律規定取消中標資格的招標人將按照中標候選企業名單排序依次確定其他中標候選企業為中標企業。
在華電集團的內部會議上,華電集團的領導已將頁巖氣作為集團的新興產業,并列入到集團的戰略發展規劃中,發展頁巖氣產業已經成為華電集團油氣一體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地方國企異軍突起
在頁巖氣的第二輪招標中,地方國有企業毫無意外地異軍突起。
19個中標區塊中,中央國有企業中9個區塊,地方國企中8個區塊,而民營企業僅中2個區塊。其中區塊位置相對比較優越的河南和重慶區塊大部分都落入當地的國有企業手中。
資源地所在的地方政府希望在頁巖氣開發盛宴中掌握主動權。
值得關注的一個細節是,本次招標中中標的16家企業,2011年以后成立的企業有8家,原定于2012年6--7月份的頁巖氣二次招標推遲至10月份,在此期間,有3家參與招標企業成立。
卓創資訊天然氣分析師李女士告訴記者,新成立的企業大多都有地方政府的背景,包括一部分由電力企業和地方政府合資或者合作成立的公司,以及地方政府自己組建的企業,比如由河南國土資源部門組建的地方國有企業河南豫礦地質勘查投資有限公司,獲得了河南地區的兩個頁巖氣區塊的勘探開采權。
華電集團的成功,與其早期在各地的布局密不可分。從2011年初起,華電集團就開始和地方政府密切接洽,與貴州、湖南、湖北、江西等氏作開發頁巖氣,甚至參與了湖南省頁巖氣資源潛力調查工作,進行頁巖氣的試打井工作。華電集團的人士并未向本報記者透露這口頁巖氣井的開發進展情況。
為了掌握資源開發的主動權,缺乏技術的地方國有企業紛紛與掌握先進技術的海外頁巖氣公司合作,比如重慶能投集團。
在本次招標中,重慶地區的三個區塊,兩個被地方國有企業獲得,另外一個由國家開發投資公司獲得。
“外行”大起步
中標的幸運兒們似乎并不愿意談及未來的開發計劃。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聯系中標的企業,詢問其在中標區域的頁巖氣開采計劃,多數企業均選擇沉默應對。
有中標企業的人士說,現在正處于公示階段,大部分企業并不愿意公開談及未來的開采計劃,“大家更愿意埋頭干活,少說話。”
然而,目前中國國內的頁巖氣開發在技術上并不成熟,大部分企業并未掌握開采頁巖氣的核心技術。中聯煤公司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告訴記者,引進國外技術的成本比較高,投資頁巖氣開發并不是一個短期內能夠賺錢的事。
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主任張大偉指出,投資頁巖氣雖然前景廣闊,但風險相當大,在體制、技術、資源、資金等方面均存在難題。
現實的開采難題讓一些實力相對較弱的民營企業望而止步,在投標的民營企業中大多數企業的標的價并不高。
華電集團顯然更看重頁巖氣的長期利好,華電集團的人士坦言:“華電集團對頁巖氣投資前景有良好預期,‘十二五’期間國內頁巖氣開發還處于起步階段,華電集團希望未來頁巖氣開發能夠對集團公司實現氣電一體化戰略提供幫助。”
華電集團是國內天然氣發電的主要發電企業之一,按照華電集團的規劃,到“十二五”末,天然氣發電裝機容量占集團公司總裝機的10%左右。已建電站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和廣東,氣源是利用國內現有的天然氣資源,不是頁巖氣。
石油公司落選
新手大量中標,專業選手的石油公司卻并未出現在第二輪頁巖氣中標者的名單之中。
接近石油公司的人士告訴記者,石油公司在標書中并未設置很高的投標價,開標后才知道其他企業報出的價格都很高,導致投標的失利。
據悉,頁巖氣第二輪評標工作從企業實力、資金和勘探開采等方面進行評價,企業自身條件和競標積極度等因素共占20%權重,資金和勘探開采方案等占80%權重。
但也有人持不同觀點,他們認為,石油公司對第二輪頁巖氣招標的積極性不高,還與第二輪招標的區塊質量不高,以及石油公司自身已擁有大批優質區塊有關。
未來,石油公司的先發優勢或將被迅速打破。
依據國土資源部11月發布的《關于加強頁巖氣資源勘查開采和監督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將鼓勵開展石油天然氣區塊內的頁巖氣勘查開采。
張大偉說,對頁巖氣資源潛力較好的油氣區塊,石油企業如果不進行頁巖氣勘查,國土資源部將組織專家論證,在不影響常規油氣生產的條件下,要重新設置頁巖氣礦業權,并重新招標。
如果按照國土資源部的規定,在未來的3年內對公司所有的頁巖氣區塊每平方公里都投入3萬元進行前期的勘探開采,將大大增加石油公司的勘探成本。
石油公司正陷入兩難中。
分析人士稱,如果石油公司不積極勘探頁巖氣,或將面臨原有探礦權被國土資源部收回的可能,這種壓力或許將促使石油公司增加在頁巖氣勘探和開采上的投入。
地方阻力漸顯
第二輪頁巖氣招標即將落幕,第三輪招標傳出啟動的消息。
國內一家沒有在第二輪招標中中標的民營企業的人士擔憂,優質的區塊在第三次招標中依然不會被納入到招標的范圍中。這位人士說,山西和陜西的頁巖氣埋藏條件最好,開采最容易且成本最低,許多企業都去找當地政府洽談過,但是地方并不愿意被納入到招標范圍中,而是打算自主開發。
一個業內公認的事實是,第一輪和第二輪頁巖氣招標中的區塊,頁巖氣的勘探和開采條件并不好,鮮少有優質區塊。
上述人士擔心,地方政府的阻力或將影響到民營企業參與頁巖氣開發的積極性。
第二輪招標中,只有兩家民營企業中標兩個頁巖氣區塊,該區塊被認為是19個區塊中勘探和開采條件最差的區塊之一。
為了促進國內頁巖氣的開發,我國已經出臺多項鼓勵和支持頁巖氣勘探開采的政策,比如財政部近期公布的0.4元/立方米的頁巖氣補貼措施,但由于補貼范圍和補貼時間有限,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對頁巖氣產業的刺激作用有限。
財政補貼政策或許只是拉開了頁巖氣系列政策出臺前的序幕。據張大偉介紹,目前國土部已初步完成7方面、22項頁巖氣的技術標準規范,對第二輪中標企業進行頁巖氣勘探開發進行規范。未來頁巖氣將實行市場定價,管網第三方準入,工程市場要實現公平準入、公平競爭等。
張大偉說,鼓勵頁巖氣開發,當務之急是進行頂層設計,招標政策與監管措施的建設要同步進行。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