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化工對外經濟合作中心與加拿大海濱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簽署技術協議,就中方向加方輸出稠油制輕質油技術問題達成意向,協議年限為30年。這是我國稠油制輕質油技術首次向國外輸出。石化聯合會會長李勇武出席簽約儀式。
在簽約儀式上,李勇武表示,中國石化聯合會化工對外經濟合作中心開發的稠油制輕油技術是一項世界首創的技術。加拿大有著豐富的稠油資源,此次雙方的深度合作既有利于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促進世界非常規油氣產業的發展,同時又能夠把中加兩國石油和化工行業交流合作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加拿大海濱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何德元向記者介紹說,在常規石油資源越來越少的情況下,占全球石油資源70%的非常規石油資源的開發利用就成為世界性的課題。加拿大的稠油蘊藏量約占世界的1/3,僅薩省可開采稠油的儲備就超過210億桶。但目前加拿大現有稠油煉制技術都是摻混輕油或加氫再煉制,不僅成本較高,對環境污染也比較大。因此這些探明儲量還不能完全變成可采資源,給煉油公司和省政府帶來很大壓力。為此,加拿大海濱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委托中國石化聯合會化工對外經濟合作中心承擔稠油低溫催化制輕油技術研發項目,目前已經圓滿完成技術研發。
據中國石化聯合會化工對外經濟合作中心主任曹志德介紹,該稠油制輕油技術在300℃至450℃的柴油溫度餾程內,輕質燃料油出率為73.36%,石油干氣出率為7.26%,剩下的為石油焦,各項指標均達到加方要求。1月30日,該技術在北京通過了由加拿大政府、石油公司等組成的聯合考核組的專家驗收,并簽署了考核認證書。
何德元表示,中加雙方已在加拿大籌建工業示范裝置,預計今年6~7月建成,2年內實現工業化生產,5年內技術將趨于成熟,可望在加拿大各地推廣使用。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