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網訊:作為華北二連油田成本“大頭”之一的設備維修費,如今越發顯得“苗條”——一季度,二連油田設備檢修保養人工成本支出63.58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節約76.69萬元;設備維修材料支出148.26萬元,較去年同期減少5.98萬元。
今年,華北二連油田按照管理提升活安排,結合設備管理工作特點,合理調整設備管理發展戰略方向,以強化和完善設備維修管理體制為突破口,打破延續十幾年的維修服務委托固定格局,建立健全內部修保機制,整合調整維修市場布局,降低運行成本。
這個油田一線生產單位均建立內部自修自保隊伍,明確將采油設備的巡護保養、機泵設備的整體承包等無配件的維修項目納入保養范圍,一些單位拓展維修范圍,將有配件的維護工作量也“納為己有”,如蒙古林作業區自行更換抽油機毛辮子、阿爾作業區自行更滑注水泵液力端配件等列入本單位維修項目,大大減少外委工作量,使內部效益指數不斷攀升。一季度,二連油田內部自修自保共創造產值50.7萬元,其中錫林作業區、賽漢作業區均超過11萬元。
精細和創新作為管理提升的“組合伙伴”,二連油田結合華北油田公司設備招標價、設備市場調研咨詢價和設備廠家報價等三方面價格,以及相關油田的設備維修工序內容,編制了二連油田設備維修工序定額標準,對維修工作量實時開單、驗收等環節進行監控,實現流水化、規范化設備維修。目前,二連油田設備管理中心已經完善7萬多條零部件價格及工序內容,按“序”付費成為維修結算的主導方式,有效強化設備維修的末端管理職能,這在油田公司中僅此一家。
治已病,更治未病。今年,二連油田進一步深化管理思路,設備從計劃檢修向診斷檢修模式轉變,引入狀態監測及故障診斷技術,并建立以崗位點檢、部門巡檢、委托診斷為流程的設備狀態監測及故障診斷三級網絡,在設備故障初期時便及時處理,消除故障的擴大,也填補了設備從定性管理到定量管理的空白,延長設備全生命效益周期。目前,二連油田主要設備完好率達98%以上,設備綜合利用率達76%,重特大設備事故發生率為零,主要專業設備檢測、監測率達81.3%.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