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網訊:5月23日下午15時,發改委發布通知稱,本次汽柴油價格不作調整。5月10日,國內成品油零售價格上調后,國際油價在新一輪調價周期內表現震蕩不穩,漲跌互補。
根據多個社會機構監測的數據顯示,5月23日的前10個工作日原油平均價格變動率為0.4%,折合成品油調價幅度10元/噸,低于50元/噸的調價界限,本輪調價落空。
這是新機制執行后第二次調價擱淺,新機制執行后,成品油市場零售價格合計一降一升,兩次未做調整,根據現行價格機制的調價周期計算,下次調價窗口將在6月6日開啟。
成品油新機制規定,當汽、柴油的漲價或降價幅度低于每噸50元時,折合到每升調價金額不足5分錢,為節約社會成本,零售價格暫不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成品油分析師李宏向記者表示,調價擱淺后,后期在終端剛性需求支撐力度有限情況下,外盤油價的走勢無疑仍是影響汽柴油價格的主要因素,汽柴油價格仍有下跌空間。
數據顯示,自上次成品油價格調整后,國內成品油市場持續呈現疲軟態勢,業內對后市難以樂觀,操作謹慎,市場上汽柴油交投持續清淡,兩大油企主營庫存高筑。截至5月22日收盤,國內主營單位93#汽油批發均價在9054元/噸,0#柴油批發均價在7815元/噸,均已跌至9個月以來的新低。
能源分析師認為,國內各地成品油市場疲態難改,近兩周汽柴油批發價格持續表現回落,國內加油站零售利潤繼續拉大。上次調價后至今,加油站利潤增加了65元-75元/噸,折合到加油站零售升價汽柴油利潤空間分別加大了6分/升和5分/升。
此外,能源柴油供求指數顯示,6月至8月期間,國內柴油供應指數在230-240之間,預示著未來3個月內中國柴油供應將表現為供應過剩局面。
在國內實體需求表現不振,而新機制下投機需求嚴重萎縮的情況下,國內供需面預計難有實質性改善,在未來較長的一段時間內,預計國內各地加油站汽柴油零售將維持高利潤狀態。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