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網訊:根據“十個工作日調整一次”原則,國內油價繼8月2日調價擱淺之后,8月16日將再度迎來調整窗口。多家機構表示,本輪調價因累計調整幅度不足50元/噸而再度擱淺的概率較大。倘如擱淺成真,將是成品油新定價機制推出以來首次遭遇“二度擱淺”。
監測數據顯示,截至8月13日第七個工作日,參考原油品種(WTI、布倫特、布倫特Dtd、迪拜、ESPO)均價107.148,變化率為0.34%。分析師王延婷表示,上周五原油寬幅反彈,近期計算的變化率或小幅回漲。若本周原油走勢漲跌幅度較大,本輪調價或難兌現。
成品油分析師陳晴表示,如果未來3天國際油價反彈幅度有限,原油變化率在本輪計價周期結束后仍在0.7%下方,預計8月16日成品油調價窗口即使開啟,與上周期的累加幅度扔將不滿50元/噸,國內成品油市場將迎來新機制以來的第四次調價擱淺,這也將是新機制下首現的連續兩次調價擱淺。
在8月3日成品油價格調整擱淺之后,國內成品油市場在缺乏消息指引的情況下購銷清淡。一方面,需求無利好,雖然高溫酷暑將加大車用空調用油的需求,但是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電力、LNG或LPG等新能源在出租車、公交車甚至私家車上的應用逐漸擴大,對汽車用油形成較大的競爭和沖擊;另一方面,隨著我國淘汰落后產能的進一步執行,柴油的終端需求如鍋爐、電廠等用油需求也進一步下滑,且中國經濟仍舊處于“保穩難增”的境地,業內預計成品油需求面將依舊處于疲弱態勢。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12日,全國22個省市的主營銷售單位,93號汽油均價在9155元/噸,較2日跌26元/噸;0號柴油均價7969元/噸較2日跌49元/噸。
王延婷認為,當前汽柴行情偏弱,中間商操作風險較大,且利潤有限,多退守觀望,市場投機需求減少;受終端需求疲軟制約,下游用戶維持低庫存操作,大單購進不足,整體購銷狀況難以回暖。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