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12日表示,證監會近日已批準上海期貨交易所在其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開展原油期貨交易。
鄧舸表示,我國是世界上第四大石油生產國、第二大石油消費國和進口國,維護石油市場穩定對于我國能源安全和經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義。發展原油期貨市場,有利于完善我國石油市場體系,有利于促進形成市場化的原油價格機制,有利于穩定石油行業生產經營,助推我國石油流通體制改革。上市原油期貨是我國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嘗試。原油期貨作為我國第一個國際化的期貨品種,將建設國際化交易結算平臺,全面引入境內外交易者和經紀機構,提升我國期貨市場的國際化水平。
下一階段,證監會將會同各相關部委,發布與上市原油期貨相關的各項配套政策和管理辦法。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和有關各方要全面做好原油期貨上市交易的各項準備工作,確保原油期貨平穩推出和安全運行。根據準備情況,證監會將擇機批準掛牌上市原油期貨合約的日期。
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要加強統籌協調,認真做好市場組織、規則制定、技術系統、投資者教育等各項工作,切實完善市場監管和風險防范制度,做好市場培訓和輿論宣傳工作,確保原油期貨順利推出和平穩運行。
分析人士表示,“上海油”將打開中國期貨市場國際化的窗口,未來農產品、鐵礦石及有色金屬等其他期貨品種有望復制“上海油”經驗實現國際化。
廈門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雖然中國是世界石油消費大國,原油進口量占世界增量比重較大。但由于長期以來國內原油品種期貨市場缺失,中國在國際油價中的影響力很低,不利于中國石油的“價格安全”,而國際油價大幅度波動會對國內經濟、相關行業、和社會穩定產生很大影響。因此,推出原油期貨市場,將有益于中國的石油安全和可持續發展。
寶城期貨金融研究所所長助理程小勇表示,原油期貨作為風險管理工具,在價格發現、爭奪原油定價權方面有很大的作用,當前歐佩克、俄羅斯和美國三足鼎立,為搶奪市場份額“肉搏”,推出原油期貨有利于中國爭奪原油定價權。
華泰長城期貨研究員劉建表示,國內市場對于原油的關注度較高,加之原油期貨合約規格和保證金比例較低,可交易合約和時間較長,內外盤資金都可以參與,預計市場成交量會比較活躍。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