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煉油廠一度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但隨著中國全國煉油廠產能不斷上升,已經出現了產能過剩的苗頭,而連月以來,世界油價不斷下跌更是使其雪上加霜。
據報道,位于中國華東地區的一些地方煉油企業在過去的四年來已經將煉油處理量削減近一半。而根據巴黎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數據,中國日均煉油處理量可達1340萬桶,然后今年煉油日需求量卻僅有1030萬桶。
盡管油價狂跌為中國石油進口商帶來了超低價的石油,但對于煉油企業來說卻并未帶來多少利潤空間。產能過剩對于煉油企業來說意味著損失,而根據上海咨詢機構ICIS-C1 Energy的數據,中國民營煉油廠已經出現了自2008年以來首次虧損的狀況。而國營煉油企業的利潤也同樣出現了縮水。穆迪預測,明年煉油需求將繼續下降3%到5%。
ICIS-C1 Energy還指出,今年中國經濟增速預計為7.4%,增速減緩勢必打壓石油需求。而另一方面,中國煉油廠產能卻在不斷增加。據該公司數據,2015年中國煉油日產能將增加50萬桶,2016年這一數字將達到60.2萬桶。
這意味中中國煉油產業將出現極為嚴重的產能過剩局面。據ICIS-C1戰略總監李莉分析,如果按照這一發展勢頭下去,2019年以前中國煉油產業必將出現嚴重的產能過剩。將有年均超過4000萬噸的石油將不得不尋求海外出路。盡管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和中小企業都在有意識地做出調整。但大型國營企業仍然無法止住產能擴張的勢頭。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