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話城的父母都在大慶油田工作,他從小在油田家屬院中長大,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他的油田工作得益于這段背景。
事實上,陳話城的工作是通過大慶油田校園招聘中應聘得來的。在他的印象中,大慶油田這些年一直在收緊油田子女的分配政策,早已不是無條件接收。
2014年4月,大慶油田宣布了新的政策,對在油田需求專業范圍內的“二本”非油主干專業和“三本”子女畢業生,采取“自愿參加擇優選拔考試”的政策,并按照確定的工種自費到大慶技師學院委托培訓一年,技能培訓合格后才能正式進油田工作。而往年的政策是,這兩類子女只要經考核合格后就可以直接簽約操作崗位。
新政策調整至今已經有9個月時間,陳話城發現還有一些家屬上訪抗議這個政策,因為在產業單一的大慶市,大慶油田的工作依然具備很高的吸引力。
2011年,姜育行本科畢業,東北石油大學油氣儲運工程專業的他有七八個油田可以作為就業取向,不過權衡再三他還是選擇去了大慶油田,他的同班同學中有三分之一和他選擇了一樣的去處。
雖然他們心里清楚,大慶油田在2011年達到盈利700億元的峰值后,業績一直在走下坡路,下滑至2013年的573億元。不過對比在國內其他陸地油田工作的同學,大慶油田的福利待遇相對是優厚的。
在姜育行看來,油田的工作相對穩定、隱形福利多,一線的單位每天飯食不用花錢還有伙食補助,上下班有免費通勤車,這在大慶市可以生活得很舒服,所以很多在外打拼的油田子女都愿意回到油田工作,現在這個“兜底”的機會沒有了,所以很多油田職工和子女要上訪抗議,人數最多時有上千人。
“他們認為自己的父輩為油田貢獻一生,自己父輩的父輩也為油田打拼了一輩子,現在自己理應享受父輩創造的果實。”姜育行對新金融記者說,過去幾十年大慶油田一直背負著這樣的社會責任,為職工子女就業安置提供便利,每年有幾千名油田子女等待工作分配,積累至今已經變成了沉重的歷史包袱。
據不完全統計,大慶油田現有職工約22.6萬人,此外,油田還有有償解除勞動合同人員約7萬人,離退休人員約6萬人,退養家屬3萬多人,累計有30多萬人。
大慶油田屬于超員單位,而整個中石油人工成本都非常高。2012年,中石油的員工費用總計為人民幣1061.89億元,相比2011年的員工費用971.62億元增長了9.3%,凈增長額超過90億元。
大慶油田被中石油定為國企改革特區,減員增效措施也推進了很多年,比如在2000年年底,大慶油田制定的員工總量削減計劃就包括:一是以退休方式自然削減;二是控制新人員的入口;三是一部分合同工到期后可以解聘;四是通過一些崗位的合并減少人員。
不過業內人士質疑:“職工退休、合并崗位、合同到期、控制新人,這都不是真正的裁員措施,都是自然減員,任何企業都是這么做的,真正的裁員應該是削減正式編制崗位的做法。”
此后,大慶油田一直在調整職工子女就業安置政策,也取得了一定進展。陳話城有所體會,目前大慶油田在編崗位非常少,很多研究生學歷的員工都在井場上做操作工,以前本科生畢業第二年就可以做技術員,現在就需要競聘上崗,競爭很激烈。
這個體會得到了大慶油田人事部夏克明的證實,他曾對媒體表示,大慶油田的人才引進政策是開放的,尤其是對科研、技術和管理等崗位,每年都到石油、地質等高校招聘和擇優錄用畢業生,包括符合條件的油田職工子女。2014年以來,已簽約千余名應屆畢業生,其中近90%非油田子女。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事實上,陳話城的工作是通過大慶油田校園招聘中應聘得來的。在他的印象中,大慶油田這些年一直在收緊油田子女的分配政策,早已不是無條件接收。
2014年4月,大慶油田宣布了新的政策,對在油田需求專業范圍內的“二本”非油主干專業和“三本”子女畢業生,采取“自愿參加擇優選拔考試”的政策,并按照確定的工種自費到大慶技師學院委托培訓一年,技能培訓合格后才能正式進油田工作。而往年的政策是,這兩類子女只要經考核合格后就可以直接簽約操作崗位。
新政策調整至今已經有9個月時間,陳話城發現還有一些家屬上訪抗議這個政策,因為在產業單一的大慶市,大慶油田的工作依然具備很高的吸引力。
2011年,姜育行本科畢業,東北石油大學油氣儲運工程專業的他有七八個油田可以作為就業取向,不過權衡再三他還是選擇去了大慶油田,他的同班同學中有三分之一和他選擇了一樣的去處。
雖然他們心里清楚,大慶油田在2011年達到盈利700億元的峰值后,業績一直在走下坡路,下滑至2013年的573億元。不過對比在國內其他陸地油田工作的同學,大慶油田的福利待遇相對是優厚的。
在姜育行看來,油田的工作相對穩定、隱形福利多,一線的單位每天飯食不用花錢還有伙食補助,上下班有免費通勤車,這在大慶市可以生活得很舒服,所以很多在外打拼的油田子女都愿意回到油田工作,現在這個“兜底”的機會沒有了,所以很多油田職工和子女要上訪抗議,人數最多時有上千人。
“他們認為自己的父輩為油田貢獻一生,自己父輩的父輩也為油田打拼了一輩子,現在自己理應享受父輩創造的果實。”姜育行對新金融記者說,過去幾十年大慶油田一直背負著這樣的社會責任,為職工子女就業安置提供便利,每年有幾千名油田子女等待工作分配,積累至今已經變成了沉重的歷史包袱。
據不完全統計,大慶油田現有職工約22.6萬人,此外,油田還有有償解除勞動合同人員約7萬人,離退休人員約6萬人,退養家屬3萬多人,累計有30多萬人。
大慶油田屬于超員單位,而整個中石油人工成本都非常高。2012年,中石油的員工費用總計為人民幣1061.89億元,相比2011年的員工費用971.62億元增長了9.3%,凈增長額超過90億元。
大慶油田被中石油定為國企改革特區,減員增效措施也推進了很多年,比如在2000年年底,大慶油田制定的員工總量削減計劃就包括:一是以退休方式自然削減;二是控制新人員的入口;三是一部分合同工到期后可以解聘;四是通過一些崗位的合并減少人員。
不過業內人士質疑:“職工退休、合并崗位、合同到期、控制新人,這都不是真正的裁員措施,都是自然減員,任何企業都是這么做的,真正的裁員應該是削減正式編制崗位的做法。”
此后,大慶油田一直在調整職工子女就業安置政策,也取得了一定進展。陳話城有所體會,目前大慶油田在編崗位非常少,很多研究生學歷的員工都在井場上做操作工,以前本科生畢業第二年就可以做技術員,現在就需要競聘上崗,競爭很激烈。
這個體會得到了大慶油田人事部夏克明的證實,他曾對媒體表示,大慶油田的人才引進政策是開放的,尤其是對科研、技術和管理等崗位,每年都到石油、地質等高校招聘和擇優錄用畢業生,包括符合條件的油田職工子女。2014年以來,已簽約千余名應屆畢業生,其中近90%非油田子女。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