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成品油定價機制 “十個工作日一調”原則,國內油價將在1月26日24時迎來今年第二個調價窗口。信息時報記者從多家油價監測機構了解到,由于目前國際原油(44.95, -0.64, -1.40%)價格仍舊疲弱,原油變化率所對應跌幅大幅超出調價紅線,國內成品油新一輪調價窗口開啟已成定局,屆時國內油價將迎來史上最長的“十三連跌”,跌幅預計在360到400元/噸左右,92號汽油的零售價或正式跌入“5時代”。
國際油價反彈無力持續走低
在經歷了此前半年的持續下跌后,國際油價在新的一年依然不改此前延續的頹勢。由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下調2015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以及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增產等利空消息的打壓,進入1月以來國際油價反彈無力振蕩下行。截至1月23日,紐約商品交易所2015年3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0.72美元,收于每桶45.59美元;2015年3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27美元,收于每桶48.79美元。
國內不排除上調成品油消費稅
在國際油價持續走低的背景下,多家監測機構也相繼給出了國內油價預判。卓創資訊監測模型顯示,截至1月22日第八個工作日,三地原油變化率為-11.46%,對應汽、柴油下調幅度在400元/噸左右,在國家不再度上調成品油消費稅的前提下,本月27日零時調價后,對應的92號汽油的零售價降幅在0.3元/升左右,現行價格為6.05元/升,下調后價格在5.7元/升左右;95號汽油零售價也逼近“5”字頭(現行價格為6.43元/升)。
不過也有分析師認為,不排除國家再次上調汽柴油消費稅而縮減下調幅度的可能。據隆眾石化網數據,預計本輪油價下調幅度為465元/噸,盡管隨著油價的波動,跌幅有所收窄,但仍大幅超出調價紅線。若本輪調價落實,成品油將繼續刷新紀錄,實現“十三連跌”,預計本次汽柴油下調幅度為360元/噸左右,折合每升約降0.26~0.30元。上輪成品油調價如期兌現,但國家再度提高成品油消費稅,抵消部分調價幅度,本輪調價也不排除繼續調整的可能性。
據信息時報記者統計,自去年7月至今,國內成品油價已經連續十二次下跌。最近一次是在今年1月12日,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決定自1月13日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180元和230元。如果此次下調落實,將成為我國成品油調價史上首次“十三連跌”。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