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工程鉆井工程研究院依靠科學技術,增強競爭實力,提高服務質量,樹立企業形象,大踏步地“走出去”,大幅度地創效益,取得了外部市場份額與日俱增,涉外工程服務持續增長,經濟效益與科技創新齊頭并進的輝煌業績,截至去年12月,完成施工80井次,正鉆井7井次,優良率高達97.7%,欠平衡外部市場實現收入2328萬元。
重組改制以來,鉆井工程研究院在影響生產發展的關鍵技術上全力攻關,在提高經濟效益的關鍵環節上狠下功夫,形成自己的特色技術,增強企業的創收能力。這個院針對西南氣區和其他油田所具有的地層硬、埋藏深、井溫高、壓力大等油氣藏特點,攻堅破難,成效顯著。特別是在提高深井鉆井速度、定向鉆井工藝、欠平衡鉆井、水平鉆井、油田化學與復雜井堵漏等技術方面有了長足進步和重大突破。去年以來,這個院按照“聚焦中淺層、攻關須家河組、拓展海相、兼顧外圍、突破非常規”的總體思路,優化鉆井工藝,抓好項目實施在西南氣區5口井配備了先進的欠平衡鉆井設備,使川東北地區元壩氣田的勘探開發工作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創新成果輝煌,形成了空氣、氮氣、霧化、泡沫、充氣、液體欠平衡鉆井和精細控壓鉆井等“七大技術系列”,針對三大會戰出現的技術難題,通過技術攻關,先后成功運用空氣錘、泡沫定向、除硫泡沫、氣體鉆水平井、微流量精細控壓鉆井等“五項特色技術”。在元壩29井660.4毫米大尺寸井眼下,一開空氣、泡沫鉆井僅用7天,總進尺672.8米,最高日進尺164 米,平均機械鉆速達7.02米/小時,是常規鉆井機械鉆速的8倍,被評為集團公司提速提效示范井。
打破常規鉆井思維,運用“一井一策”、在元陸702井311.2毫米井眼空氣錘鉆進中,日進尺660米,二開井段706米~3010米僅作業時間7天,創造了元壩氣田相同井眼尺寸最高日進尺紀錄和二開最短作業時間新紀錄。
與此同時,該院通過成百上千次的研究和實驗,成功解決了巖頁氣田除硫劑與泡沫鉆井液的互伍性,使之溶于泡沫液膜之間等一系列技術開發難題,使除硫泡沫配方除硫效率高達93%以上,成功保障了中國石化涪陵區塊頁巖氣的開發進度,走在了國內欠平衡鉆井技術的前列。
實力的增強還得益于裝備的更新。他們先后裝備了空壓機30臺, 35兆帕高壓增壓機,膜制氮9臺總供氣能力達1000方/分鐘。此外,還引進了旋轉控制頭、霧化泵、燃爆監測儀、液氣分離器、空氣錘、微流量精確控壓鉆井裝備等一批精密設備,擁有美國Signa公司開發的HUBS等先進的欠平衡鉆井設計分析軟件,使這個院的鉆機總體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該院三大專業31支隊伍先后在外部市場征戰,足跡遍布各兄弟油田及中石油的施工領域。在社會市場,承包了長寧、貴州等省的部分工程。在國際市場,中標伊朗、埃及、肯尼亞等國的一些項目。精湛的技術,優質的服務,是這個院搶占先機、贏得市場的“法寶”。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