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華東采油廠在確保主力油藏穩產的同時,不放棄基礎井網不完善、油藏地質認識程度低、開發效果差的“低品位”小油田,通過“數塊塊”查找可疑潛力油層,開展挖潛治理。儲家樓、腰灘、角墩子等5個單元的多口低產低效井,重獲“高產能”。
1975年投入開發的儲家樓油田,至2013年采出程度已高達40%,區塊含水98%,日產油水平低至0.1噸,瀕臨廢棄。2014年,以提高老油田采收率為目的,采油廠成立挖潛專題組對儲家樓油田進行“地毯式”排查,重新開展精細構造解釋,重新落實、歸位組合低序級斷層,方案部署4口調整井,措施挖潛1口井,區塊日產油水平最高恢復至15噸,目前穩定在10噸左右,使得老油田重煥青春。
蔡家堡油田的蔡4平1井自2011年投產以來,一直保持在1-2噸的日低產水平,與同區塊日產7-8噸的鄰井相比有較大差距。采油廠技術人員結合工藝手段加強地質認識,考慮水平井存在鉆井污染,在實施酸化施工中,創新應用氮氣泡沫酸洗工藝替代常規酸化技術,避免了二次污染。蔡4平1井酸洗后日產油11噸,產能提高5倍。
腰36井是腰灘油田的一口無產能的關停油井,屬難開采的低滲透致密油藏。采油廠通過老井復查并應用壓裂手段,日產油實現“零”的突破,最高日產12.53噸,2014年已累計增油1100噸。
角墩子油田戴南組油藏的廢棄井組。經過多次專題分析討論,采油廠技術人員認定仍有調整治理的潛力。利用長停井2口,采取老井轉注,報廢水井轉采,結合新鉆1口調整井等工作,建成1注4采的注采井網,井組日增油10噸。其中一口長期關停的水井角9井轉采后,喜獲日產7.2噸的高產能,為老油田進一步精細開發、挖潛找油提供了成功示范。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