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趙日峰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無論是產業規模還是應用市場開發都存在很大差距,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盡快建立扶持和監管液體生物燃料產業健康發展政策體系,并配套出臺相應的實施細則。
液體生物燃料包括生物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等,是重要的交通運輸燃料。
“十一五”以來,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糧等企業積極發展利用農林廢棄物、廢棄油脂和薯類為原料的液體生物燃料產業。目前,木薯燃料乙醇和廢棄油脂生物柴油技術已完成應用示范開發,具備商業化推廣應用基礎;纖維素乙醇開發取得實質性進展,產業化示范條件日趨成熟。但由于行業監管薄弱、強制推廣使用制度和扶持價格及財稅政策不完善等因素,我國生物燃料產業發展緩慢、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弱,沒有發揮出產業應有的影響和作用。
為實現國家規劃的“2020年生物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年利用量分別達到1000萬噸和200萬噸”目標,趙日峰建議制定和頒布生物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航煤專項發展規劃,完善液體生物燃料產業和市場政策體系,制定產品區域應用推廣和封閉銷售使用制度,以及示范項目建設和產品調和使用試點制度,加大經濟激勵和財稅扶持力度,設立可再生生物燃料和化工附加基金,在城市公交系統、航運系統、風景區和水資源保護地推行100%液體生物燃料。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