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6月8日發布通知,汽柴油最高零售價迎來下調,其中汽油下調110元/噸,柴油下調105元/噸,折合升價分別是0.08元/升和0.09元/升,調價執行時間為6月8日24時。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伴隨著國際油價走勢震蕩,國內成品油行情轉跌。在國際油價勢弱的影響下,國內成品油市場恐難見利好,后期行情或將繼續跌勢主導。
成品油價格行情轉跌
“在本輪周期內,隨著美元匯率增強,國際原油市場仍然供應過剩,5月26日收盤價大幅走跌,后在美國原油庫存連續下滑的提振下,原油期貨投機性上揚。然而,市場關注美國餾分油庫存增長且美國原油產量居高不下,在歐佩克產量政策會議前,6月3日收盤價再度大跌。”成品油行業助理分析師黃麗芳說。
黃麗芳認為,盡管美元匯率繼續走強,但美國鉆井數量持續下降,多方因素導致國際油價呈現震蕩走勢。
截至6月5日,Brent原油近月期貨結算價收于65.31美元/桶,環比5月26日下跌0.41美元/桶;WTI原油近月期貨結算價收于59.13美元/桶,環比5月26日上漲1.1美元/桶。
5月26日成品油零售調價如意料中落空,新一輪調價周期變化率以負值開盤,盡管后期有所回升,但下調預期依然貫穿整個市場。國內汽柴油批發價格連跌不止。
據估價顯示,6月5日的估價數據對比5月25日,全國0#柴油、93#國標調和汽油及93#國標汽油分別下跌179元/噸、197元/噸和150元/噸。
“汽油終端需求表現一般,調和汽油資源有所增加,目前主營單位銷量欠佳,已經不見控銷情況,為趕量加深優惠幅度,成交價格連連走跌。柴油終端需求平平,對批發市場支撐十分有限,而中下游柴油庫存仍可繼續消耗一段時間,因此,在此階段內柴油購銷十分清淡。”黃麗芳說。
利空因素或致油價勢弱延續
在缺乏利好消息及終端需求的支撐下,批發價承壓走低。
分析師謝萌萌介紹,為刺激出貨,華北、華東、沿江、華南等地區主營單位及地煉廠家積極下調汽柴油價格,累計下滑幅度在50-400元/噸。東北、西北地區,因市場結構較為特殊,多是穩價經營,僅個別單位小幅跌價促銷。
據監測數據顯示,截至6月8日,國內主營93#汽油均價為7839元/噸,較5月25日(上一周期屆滿之日)已累計下跌190元/噸,山東地煉93#國IV汽油均價在6832元/噸,較5月25日下跌380元/噸;主營單位0#柴油均價為5821元/噸,較5月25日下跌228元/噸,山東地煉0#柴油均價為4983元/噸,較5月25日下跌437元/噸。
“國際油價震蕩運行,市場缺乏明確指引。此外南部地區持續降雨,北方地區則多高溫天氣,影響廠礦基建開工及物流運輸,打壓柴油市場需求。高溫天氣雖帶動車用空調對汽油的需求,但整體用量有限。缺乏利好消息面及需求面的支撐,大單操作風險增大,為降低投資風險,貿易商皆是隨進隨銷,保持低庫存運行,國內成品油市場購銷整體較為清淡。”謝萌萌說。
“從市場實際運行來看,目前各地主營汽柴油客存量高企,部分地區的持續降雨令貿易商庫存消化緩慢,占據主營較多庫容,且對油品銷售形成阻力,自上月至今,主營批發環節銷售量持續欠佳,上月主營批發銷售完成率多在50%-80%。降雨作為多重利空中的一員,對油品銷售的抑制作用不容小覷。”分析師王能說。
對于下一輪調價周期內油價的表現,歐佩克產量會議將是近期的一個主要利空因素,使得油價難以繼續反彈。此外,美國原油產量居高不下,也蓋過了駕車季節汽油需求走高的影響,而且隨著頁巖油開采技術的不斷提升,開采成本下降而生產效率將會逐漸提升,未來低油價或許難以限制其產出。
“預計短期內,國際油價或在歐佩克產量會議的影響下震蕩下滑。因而在國際油價勢弱的影響下,國內成品油市場難見利好,后期行情或將繼續跌勢主導。”黃麗芳說。
根據國內現行成品油定價機制調價周期測算,6月23日24時將迎來2015年的第十二輪汽柴油調價節點。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