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管道公司濰坊處壽光輸油站東黃復線P202泵機組遠程控制操作試運成功,設備運行平穩。這標志著經過外管道改線和沿線站場改造后,東黃復線恢復輸油。
東黃復線建于1986年,是華東原油管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為華東地區及沿江地區煉化企業輸送原油的任務。隨著山東省經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加快,大量原來鋪設在荒郊野外的東黃復線輸油管道被新建的城市建筑占壓,管道穿越人口密集區、安全距離不足等現象較多。據統計,東黃復線共有980處占壓,主要分布在高密、濰坊、壽光、廣饒、膠州等地。
2012年6月,集團公司批準立項對東黃線、東黃復線、東臨線3條輸油管道進行專項整治和大修,同年10月開工建設。東黃復線改造工程是東黃線、東黃復線和東臨線安全隱患整治單項工程之一,是集團公司重點隱患整治項目,由管道公司濰坊輸油處組織實施。
許多占壓業主持有地方政府相關部門關于土地使用權證等項目手續的正式批文,給拆除占壓和管道檢維修工作帶來極大困難,致使工程時斷時續。
山東省廣饒縣恒宇集團大王廠區輪胎生產車間,直接占壓管道上方,長達263米,且無任何安全防護措施。濰坊處檢查發現,該輸油管道防腐層及本體嚴重受損,但因輸油管道被占壓無法進行有效修復。東黃復線輸送原油,一旦發生泄漏,極易發生火災甚至爆炸。
管道公司將其列為重大隱患,從2008年至2014年先后11次向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和山東恒宇集團告知并協調解決,要求恒宇集團停止生產、拆除占壓,但多次交涉均無果。對此,他們一方面派專人每天對占壓車間進行巡護并做好巡護記錄,對占壓車間內管線進行標志,在管線裸露段張貼安全警示牌、告知牌,制定專項應急預案;另一方面向省、市、縣各級政府發送函件,得到了政府的關注與支持。
去年12月30日,國家安監總局、山東省安監局、中國石化安監局在東營市召開東黃復線管道安全隱患整治現場協調會,責令恒宇集團大王廠區無條件停產撤人,在東黃復線改線工程投入使用前不得開工生產。
為盡快完成東黃復線改造工程,管道公司成立項目組,召開工程協調會議,對重點地段增加人員、設備等,于2015年2月10日完成東黃復線廣饒改線段的全線貫通工作。2月21日,東黃復線新舊管線完成更換作業,經探傷檢查全部合格。2月23日,舊管道原油置換成功,標志著東黃復線廣饒段改線新建的32.7公里管道成功投用。至此,東黃復線廣饒城區至壽光的46處安全隱患被徹底消除,其中包括恒宇集團生產車間占壓等重特大安全隱患。
經過4個多月的奮戰,管道公司及所有參建方完成東黃復線昌邑、壽光、廣饒、東營等4個站場工藝優化調整改造及電氣、儀表等配套設備設施建設,按期完成工程中間交接及投用條件確認。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