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一個多月以來國際油價的震蕩回落,國內成品油價格自6月以來已連續兩次下調。專家預測,在下周國(7月16日)內油價下跌概率很大,很可能迎來“三連跌”。
截至7月17日收盤,布倫特油價和紐約油價分別跌至每桶57.1美元和50.89美元,較年內高點分別下跌15.7%和17.2%。
本周以來,對于國際原油市場而言,雖然希臘危機有所緩和,但伊朗核問題的和解意味著未來將有更多伊朗原油涌入市場,市場判斷,這將使全球石油市場超供的矛盾更加嚴重。東方油氣網油品部經理程瑞鋒表示,目前國際原油期貨市場看空氣氛濃烈。在超供的壓力下,國際油價面臨著進一步下行的風險。
國內成品油價格變化與國際原油市場走勢密切相關。在4月、5月,國內油價經歷了“三連漲”。隨著國際市場開始調整,自6月以來,國內油價已經兩連降。
最近一次國內成品油調價發生在7月7日24時。根據定價機制,到7月21日24時,國內成品油調價時間窗口將再度開啟。由于國際油價跌勢未改,業內普遍預計本輪國內油價或將繼續下調,出現“三連跌”。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