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化工企業能源管理中心示范項目建設經驗交流會在湖北宜昌召開。工信部節能司副司長羅榮彬表示,開展能源管理體系建設,是落實國家節能減排目標、促進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企業管理增效、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工信部節能司節能處處長余薇介紹,為了進一步提升節能管理水平,完成節能目標,工信部今年已經審批了23個化工行業企業能源管理中心建設項目,正在大力推動項目實施。
“能源管理中心系統是一套自動化信息化管控一體化系統,是能源中心行使管控職能的載體和平臺。其中,能源中心管控模式是依托能源管理中心系統這一平臺,結合管理流程、生產組織、工藝調整,在能源生產、輸配、消耗環節實施集中化、扁平化、全局化管理的一種能源運行生產模式。”上海寶信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馮為民說。
2009年,工信部與財政部共同決定,在工業領域開展能源管理中心建設示范工作,并率先在能耗、污染物排放高,且有一定建設能源管理中心經驗和基礎的鋼鐵行業推廣,編制印發了鋼鐵行業能源管理中心建設實施方案,在鋼鐵行業樹立起一批兩化融合示范項目。目前,部分鋼鐵企業能源管理中心示范項目已經建成投入運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0年,經中國石化聯合會推薦,工信部將湖北興發化工集團能源管理中心項目列為化工行業的首個示范項目,目前該項目已建成并處于試運行階段。
興發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輝慶表示,能源管理中心項目試運行以來產生了很好的節能效果。2010年,興發集團萬元產值能耗0.9197噸標煤,萬元工業總產值能耗5.5723噸標煤。2011年1~8月萬元產值能耗為0.8481噸標煤,同比下降7.14%;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為5.3736噸標煤,同比下降0.586%。
在談到興發集團能源管理中心建設項目成功試運行的經驗時,吳輝慶說,能源管理首先是一種管理理念;其次是一個自動化和信息化高度融合的系統;最后是一項持續的改革過程,只有持續地改進才能不斷地發揮系統的功能,降低企業的能源消耗成本。由于項目本身直接帶來的經濟效益并不明顯,其主要經濟效益需要通過流程改造和管理變革帶來。因此沒有企業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并身體力行,項目建設可能流于形式和擺設,無法真正實現能源管理中心項目通過管控一體化來實現節能。能源管理中心是全局性的項目,需要企業內部生產單位、各管理部門與工程建設單位緊密協作,多方位、多層面實現其管理要求,真正按PDCA的管理循環發揮其作用。
能源管理中心項目不同于其他工程項目,在項目建設過程中,乙方幫甲方設計、建設,但整個建設理念必須以甲方為主導。因為能源管理中心是一種變革,成功的變革必須要結合實際,而只有甲方才最清楚自己的實際情況。能源管理中心是一個利用信息化技術針對全局按循環管理進行持續變革的過程,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項目,因此它需要有一個管理部門來執行,包括分析、考核、總結,提出新的改進意見,并形成新的計劃,如此循環往復。
浙江中控軟件技術有限公司部門經理候衛峰指出,能源管理中心的預期應用目標是為化工企業帶來顯著的節能減排效果,單位綜合能耗降低2%~5%,能源介質(如蒸汽、燃料氣等)放空量減少3%~10%。
“從項目建設角度來,能源管理中心項目建設完成并不代表能源管理中心項目的真正完成,能源管理中心的本質就是一個不斷完善、持續推進的過程,因為每個企業的工藝技術都在不斷改進,管理水平也在不斷提升,能源管理中心也必須跟著企業的進步不斷更新其需求,從而真正發揮能源管理中心的功能。”吳輝慶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