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中國石油煉油與化工分公司在大連石化生產現場召開新聞發布會。中國石油所屬煉廠油品升級快馬加鞭,特別是涉及供應東部地區11個省市的9家煉廠,已提前2年多完成國Ⅴ車用汽柴油質量達標升級任務,今年10月起相關裝置已成功轉產高標號清潔油品,確保按標準充足供應市場。
近年來,我國油品質量升級速度不斷加快,用10多年時間走過了歐美國家20多年走過的升級之路。今年4月,國務院第90次常務會議決定國Ⅴ車用汽柴油質量標準提前1年實施,東部地區11個省市提前2年實施。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國家能源局加快成品油質量升級和促進大氣污染防治決策部署,中國石油落實責任,全力確保煉化企業清潔油品生產擴能和技術改造項目投資,并創造條件、提高效率、特事特辦,確保所屬煉廠升級工作順利進行。截至2014年年底,中國石油共實施完成項目45項,總投資228億元,全面按期完成國Ⅳ、部分國Ⅴ車用汽柴油質量達標升級技術改造任務。大連石化、大港石化、華北石化、廣西石化等企業提前具備生產國Ⅴ車用汽柴油生產能力,保證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地中心城市提前實施國Ⅴ車用汽柴油標準的要求。
為了確保東部11個省市2016年1月1日提前實施國Ⅴ車用汽柴油標準,中國石油安排大連石化、遼陽石化、撫順石化、遼河石化、錦州石化、錦西石化、大港石化、華北石化、廣西石化9個煉化企業,提前2年多實施國Ⅳ兼顧國Ⅴ,以及國Ⅴ質量升級項目共28個,總投資128億元。其中,汽油19項、投資68億元,柴油9項、投資60億元。
為了保證2017年1月1日全國國Ⅴ車用汽柴油質量升級,中國石油共實施質量升級項目57項、總投資約127億元。其中,續建質量升級項目10項、投資約38億元;新開質量升級項目47項、投資約89億元。汽油質量升級項目37項、投資約68億元,柴油質量升級項目10項、投資約21億元。
按照國家油品質量升級時間節點,中國石油根據各企業原料性質、裝置結構、產品方案等不同情況,制訂了升級工作計劃和項目投產時間表,并因地制宜、一廠一策,深化研究,完善質量升級技術方案,積極推廣應用自有技術。目前,在運和在建催化汽油加氫裝置27套,其中DSO、M-DSO及GARDES自有技術共17套,年生產能力近1500萬噸,占中國石油催化汽油加氫生產總能力的近60%。中國石油自主研發的柴油加氫精制及改質催化裝置11套,年生產能力1870萬噸。由于自主技術為國家汽油質量升級做出了貢獻,中國石油“滿足國家第四階段汽車排放標準的清潔汽油生產成套技術開發與應用”2015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按照2016年1月1日優先確保東部地區11個省市國Ⅴ車用汽柴油的要求,中國石油煉油與化工分公司逐家細化對接,密切產銷結合,對2015年底前生產供應國Ⅴ汽柴油的企業,提前降低庫存,制定油品置換方案。對質量升級難度較大的企業,特別是處于成品油管道樞紐地位的煉化企業,制定和落實有效措施,確保產品按期達標出廠。截至目前,中國石油國Ⅴ汽油生產能力已達173萬噸/月,國Ⅴ柴油生產能力259萬噸/月,可以完全滿足東部地區市場的需求。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