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國家863計劃“超深稠油油藏井筒降黏關鍵技術”項目專家組到西北油田現場檢查,為項目順利結題通過驗收奠定基礎。
2013年1月,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西北油田分公司、中國礦業大學、浙江諾可電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的國家863計劃 “超深稠油油藏井筒降黏關鍵技術” 項目組,以大型、典型超深稠油油田(塔河油田)為研究對象,分別從超稠油高效降黏技術、超深井超稠油高效降黏技術研究與示范、稠油降黏油水界面智能成像檢測技術以及稠油熱采井光纖高溫高壓測試儀器及解釋軟件平臺等方面,開展超深超稠油井筒降黏關鍵技術攻關。
專家組成員在聽取項目組的攻關情況匯報后,先后到采油二廠二號聯合站、TH12104井、1023配液站,采油三廠S91脫水處理站,實地考察了稠油處理工藝、油溶性降黏劑加注、復合降黏劑配液流程、油水界面智能成像檢測系統及光纖高溫高壓測試系統。
專家組成員就相關問題進行了質詢,經過討論和現場考察,認為達到了任務書規定的目標,同時,各位專家也對項目的后續發展提出了建設性意見,為推動項目的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
項目運行期間,已獲授權發明專利9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軟件著作權2項;申報發明專利8項,軟件著作權2項;公開發表論文43篇,其中SCI12篇,建立企業標準9項。
國家863計劃“超深稠油油藏井筒降黏關鍵技術”項目的研究成果在塔河稠油區塊推廣應用,至少可以新增可采儲量1000萬噸以上,對塔里木油田、新疆油田等同類油田來說,具有直接推廣應用價值,對世界約2220億噸稠油資源的開發也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同時,為實現提升我國稠油開采的整體技術水平和我國在稠油降黏開采的國際地位,解決稠油開采難題、為我國深井、超深井超稠油高效降黏開發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