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1月13日從寧波海關獲悉,該關破獲今年以來最大一起海上成品油走私案,一舉摧毀3個走私團伙,抓獲涉案犯罪嫌疑人40余名,涉案成品油5萬余噸,案值超3億元。據悉,今年以來,該關已連續查獲成品油走私案27起,是查獲成品油走私案數量最多的一年。
暴利驅使下的瘋狂走私
早在2014年,寧波海關得到線索,以黃某某、劉某某為首的舟山團伙有從公海的運油船上駁油并走私進境銷售的嫌疑。但在寧波海關隨后的高壓打私行動中,該團伙異常警覺,一度中斷了走私活動。由于國內外成品油市場存在差價,受暴利誘惑,2015年,該團伙又開始重操舊業。辦案人員在密切關注這個走私團伙的過程中,又發現了以翁某某為首的寧波走私團伙和以楊某某為首的溫州走私團伙,作案手法與舟山團伙極其相似,且走私成品油數量巨大。
2016年6月21日深夜,寧波海關緝私局聯合杭州海關緝私局,在廈門、上海海關緝私局和地方公安機關的配合下,對上述走私團伙開展集中打擊,抓獲涉案嫌疑人40多名。
在確鑿證據面前,相關犯罪嫌疑人不得不如實供述:2015年底,犯罪嫌疑人黃某某、劉某某、翁某某、楊某某得知將境外成品油運到境內銷售有較大市場,便集資購買二手散貨船舶并加以簡單改裝,或直接租賃非法改裝船用于走私成品油。每次加油,都會指揮親信駕駛改裝船到公海接油,非法偷運進境后,趁深夜,在舟山、溫州和寧波等地非設關地碼頭偷卸。早就等候在碼頭上的買家則利用油罐車隊分裝后迅速發往十余個城市的指定公司銷售牟利。2016年初至案發,走私團伙偷運進境并銷售走私成品油5.85萬噸,案值3.19億元,非法獲利逾1.41億元。
包油到戶或成“移動炸彈”
據寧波海關介紹,走私團伙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通常采取“預售”和“包郵”的方式售賣,他們自己找信任的司機,要求買家預付50%的貨款后,再直接把運油車開到高速公路口,和買家結清余款后才讓上路。
在“包油到戶”的運輸途中,為避免高速上的行駛受限和運輸途中相關部門的調查,他們大多利用改裝車運油,外面看著是普通的集裝箱,里面卻碼放著一排排的油桶。除此之外,走私團伙還嘗試雇傭不具備運營危險品資質的油罐車運輸,為了非法利潤最大化,超載現象比比皆是。
“用這些改裝車運油是非常危險的,一旦有碰撞或者遇到火源,就極易發生燃燒和爆炸。這些車跑在路上,就如同一個個移動的炸彈,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辦案民警王凱說。
勿心存僥幸購買走私油
為了獲得高額利潤,走私團伙在運輸、銷售走私成品油過程中大多會摻水或其他雜質。
“我們查獲的成品油多為柴油,但并非國標的0號柴油,通常硫含量超標,摻入水或者其他雜質之后品質更加無法保證。”辦案民警蔣帆說。這些未經檢驗的油品直接流入市場,除供應給船用之外,也供應給重型卡車等車輛使用。但是,由于油品質量無法保證,一方面嚴重影響尾氣排放,加重對大氣的污染;另一方面對車輛發動機也會造成很大的損害。
“由于國內外油品差價的存在,導致成品油年年打,團伙年年有。關鍵原因就是有不少人抱著“法不責眾”的僥幸心理熱衷購買來歷不明的走私油。殊不知購買走私油同樣需要承擔法律責任,”辦案人員介紹說。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購國家禁止進口物品的,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購走私進口的其他貨物、物品,數額較大的,以走私罪論處。
辦案人員介紹,在這起案件偵辦中,有一些下家在明知走私油的情況下,依舊大量購買,甚至達幾千噸,他們也將同走私團伙一樣承擔法律責任。因此,請大家切勿貪圖便宜,購買來歷不明的油品。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