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 在中石化重要輸油管道鉆孔偷原油,幾個人連續作案讓企業直接損失150余萬元。然而在涉案人員陸續落網、最高被判處無期徒刑之時,主犯卻人間蒸發般不見了蹤影。日前,安徽含山警方經過近10年的連續追捕,成功將這起案件最后一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
2007年8月份,含山縣公安局突然接到中國石化公司報案:“儀長原油管道”含山縣境內疑似出現盜油情況。一段時間,中石化監測到儀長原油管道的壓力出現數據異常,有時突然降低,約一小時后又自行恢復,企業對輸油管道經過逐段排查后,將事發地點鎖定在含山縣環峰鎮劉武行政村境內。警方和中石化人員立刻趕往相關區域,沿著輸油管道線路展開排查,在一個偏僻的路段,土地上一塊新開挖的痕跡引起了大家注意。當警方挖開地面的浮土之后,大家發現原油管道上赫然被非法焊接了一個高壓閥門,明顯是管道打孔盜油。“這條管道是高壓管道,盜賊竟然敢在上面鉆孔、焊接,一旦他們操作不慎就會發生爆炸,后果不堪設想。”看到偷油現場,中石化工作人員十分驚訝。據了解,這條儀長原油管道在當時是國內管道口徑最大的原油管道,用來將中石化最大的油田——勝利油田開采出來的原油運輸到湖南岳陽煉化廠,而湖南岳陽煉化廠又擔負著8個省份的油料供給任務。
同伙落網主犯人間蒸發
含山警方迅速成立專案組,通過監控鎖定了用于運輸被盜原油的油罐車,然而在核對車輛時,警方卻發現犯罪嫌疑人使用的是假牌照。由于無法確定相關人員身份,含山警方只能采取蹲守的方法伏擊守候,幾天后3名犯罪嫌疑人再次駕駛油罐車來到案發現場實施盜竊,守候在附近的民警將其一舉抓獲,并現場繳獲被盜原油約30噸,隨后警方又在河南省抓獲4名同伙。經過核算,這一犯罪團伙直接涉案金額150余萬元,2007年底,7名涉案人員分別被依法判處無期徒刑、4~12年有期徒刑,然而該案中負責踩點、找人、購置工具的河南籍主犯王某卻在逃。線索的中斷讓抓捕工作陷入了僵局,在此后的9年里,含山警方每年都針對王某展開調查工作,分析其活動規律,并前往他的河南老家,但王某還是“人間蒸發”了。
追捕九年終于抓獲主犯
2016年10月,追捕王某的民警再次出發,經過和王某家人接觸,民警預感王某很有可能就躲藏在濮陽市附近。民警對當地銀行進行逐個走訪,通過梳理交易記錄,民警發現在2009年之前王某的一個賬戶有過柜面操作,在翻閱10000多張交易憑證后,警方終于找到了多張王某簽字的取款單,最終確認這個銀行賬戶就是王某本人的。
民警發現,2012年,一名吳姓男子曾向這個賬戶轉入400元。當民警拿出王某的照片時,吳某一眼就認了出來,并告訴民警:王某現在改名為劉某某,并提供了劉某某在濮陽市的住址。 11月17日中午,連續蹲守了2天后,一個騎電動車的男子出現在大家的視線里,民警一眼認出此人正是苦苦追捕了9年的王某,上前將其迅速制服。
[揭秘]“聰明才智”將其送大牢
警方審訊時,王某交代:當年他還是一名貨車司機,由于周圍有人偷油發了財,自己便尋思著也要偷石油“發一筆財”。王某通過一條新聞得知了儀長原油管道,又通過地圖計算分析這條管道肯定要從當年的巢湖市走,而且管道不可能從巢湖湖底穿過,因此很有可能要從巢湖周邊繞路。隨即,王某和同伙從河南省直接來到了巢湖市,由于輸油管道在線路上會有標識,他們便順著標識一路尋找易于下手的地方,最終確定在含山縣環峰鎮劉武行政村境內一處偏僻的田邊下手。
在偷油初期,他們還是通過借來的車子運輸原油,在得手3次后,已經“發家致富”的王某一伙人便購買了一輛二手大貨車,并在車上制作了一個儲油罐。后期王某主要負責在河南接車,由團伙其他人在含山實施盜竊。當2007年9月份同伙被抓后,當晚沒能“正常接頭”讓王某意識到出事了,隨即便開始逃亡生涯,并用非法購買的假身份證進行掩護。
目前,王某已被依法執行逮捕,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