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著“中國石化”的牌子,穿著帶有中石化圖案的“馬甲”,讓消費者誤以為進入了中石化的連鎖加油站點,阜南縣一個體加油站為增加銷售收入打起了傍名牌的歪主意。經濟效益是增加了,但卻忽視了法律成本,該個體加油站聰明反被陪明誤,結果得不償失,受到了法律的嚴厲懲處。
不久前,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阜南石油分公司到阜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舉報,阜南縣城南部一農村個體加油站使用“中國石化”及圖案的注冊商標,侵犯了商標專用權,要求查處。
接舉報后,阜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該加油站經營場所進行檢查,發現加油機上方搭建的鋼架網構棚前上方及兩側上方分別標注有“SINOPEC”、“中國石化”字樣及圖案,四臺加油機機身上也標注有中石化圖案。幾名身著藍色工作服,衣上標有中石化圖案作業人員正在忙碌著為過往的車輛進行加油。
執法人員說明來意,查看了該加油站的營業執照,發現核準字號名稱是“阜南縣某某加油站”,經營者是王某某個人,經營性質是個體工商戶。執法人員詢問經營者為什么不使用核準的名稱,經營者說,原來使用的是核準的名稱,但因為核準名稱“不響亮”,過往的車輛不怎么進來加油,所以半個月前就擅自掛了個中石化招牌。執法人員要求當事人提供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商標使用授權書,當事人未能出示。
執法人員對經營者進行了法律宣傳講解,告訴經營者:“中國石化”、“SINOPEC”及圖案是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冊在“車輛加油站”類別上的注冊商標。《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規定,“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屬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
執法人員經過進一步詢問得知,該加油站為了提高加油站的知名度、擴大銷售量,一個多月前對加油站進行了“別致”裝修,就是比照中國石化的加油站的模式,在經營場所、相關設備使用了“中國石化”、“SINOPEC”字樣及圖案。同時,給工作人員配發的工作服上也統一印制了中石化圖案標志。該個體加油站改頭換面后,因為“中國石化”的市場效應,加油量果然上升,半個月的時間經營額就達到了8947元。但是當事人算到的是眼前的經濟利益,卻沒算到違法的成本。《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規定,商標侵權行為成立的,“違法經營額五萬元以上的,可以處違法經營額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經營額或者違法經營額不足五萬元的,可以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經過一階段的調查后,執法人員認定當事人的行為構成侵犯他人注冊服務商標專用權的行為,日前依法給予違法經營者責令拆除侵權商標,停止侵權行為,并處25000元的罰款的行政處罰。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