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訊:日前,2017年第二批成品油出口配額下發,此次不光地煉未獲得配額,中石油也“落榜”。今年以來,成品油出口全面收緊,不僅地煉被暫停成品油出口,四桶油成品油出口配額也大幅縮減。我國成品油產能過剩嚴重,為了緩解這種局面,去年成品油出口創出新高。但今年成品油出口開始受限,兩桶油開始采取一般貿易方式出口。
四桶油成品油出口配額大幅縮減
近日,商務部以加急件形式下發《關于下達2017年第二批加工貿易成品油出口配額的通知》。而讓市場詫異的是,此次出口配額大大縮水,總配額僅333.5萬噸,環比下降73.5%,同比大跌77.14%。其中航煤240.5萬噸,占總下發額度的72.11%,汽油出口配額為24萬噸,柴油配額69萬噸。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不光地煉未取得成品油出口配額外,連中石油也“榜上無名”,僅中石化、中海油以及中化集團獲得此次出口配額。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一次煉油產能在7.64億噸/年,而中國的原油加工量在5.41億噸,則過剩產能在2.23億噸。
在這種背景下,去年政策開始對地煉“開閘放水”。山東地區四家地煉企業正式獲得成品油出口配額。其中,東明石化以9萬噸汽油、3萬噸柴油的第一批出口計劃量占據首位。其次是弘潤石化、亞通石化和利津石化。
2016年全年中國成品油實際出口更是創歷史新高,包括汽油、航煤、柴油在內的出口總量接近3200萬噸。但進入2017年,第一批成品油出口配額不光開始向地煉“關門”,總體出口配額也大幅縮減。
據了解,2017年前兩批加工貿易出口配額累計為1573.5萬噸,僅為2016年同期的44%。即使與2016年實際出口量相比,也僅是航煤出口配額略微超過去年上半年,汽油和柴油出口配額僅為去年上半年實際出口量的87%-88%。
今年頭兩批成品油出口配額的確完全低于市場的預期。2016年中國成品油出口達到新高度,地煉群體也熱身參戰,而今年不僅地煉被暫停成品油出口,連中石油及各央企的出口配額都被全面收緊,這可能導致今年上半年中國成品油出口空間吃緊,成品油出口行為受限。
兩桶油轉戰一般貿易出口成品油
值得注意的是,成品油出口受阻,但成品油產能過剩的問題卻有愈演愈烈之勢。這是因為,未來“十三五”期間,國內新增煉油產能還有1.35億噸/年,國內煉油產能過剩局面難以得到有效緩解。同時,“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增速處于6.5%-7%之間,這勢必會影響成品油尤其是柴油的終端需求,國內成品油市場依舊面臨供應過剩局面。
從數據上來看,2016年中國汽油出口占其產量的7.43%,柴油出口占其產量的8.6%。成品油出口仍是解決國內成品油供應過剩的有效途徑。在2016年成品油出口中,中石油汽柴油出口占據比達到34.92%,是僅次于中石化的第二大成品油出口商。 近日,青島石化建成以來,成品油貿易出口的第一船柴油首次運往新加坡,這是時隔13年中石化首度恢復之前停止的一般貿易出口成品油。而在此前,中石油已經開始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成品油。
有中石油人士表示,國家全面收縮成品油出口額,公司未來或轉而動用一般貿易方式出口成品油。但從效益角度而言,一般貿易可能會產生城建和教育附加等額外成本,且資金成本也高于加工貿易在海外付匯采購原料的方式,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如果成品油出口配額持續縮減,未來兩桶油會更多地通過一般貿易的方式來出口成品油。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四桶油成品油出口配額大幅縮減
近日,商務部以加急件形式下發《關于下達2017年第二批加工貿易成品油出口配額的通知》。而讓市場詫異的是,此次出口配額大大縮水,總配額僅333.5萬噸,環比下降73.5%,同比大跌77.14%。其中航煤240.5萬噸,占總下發額度的72.11%,汽油出口配額為24萬噸,柴油配額69萬噸。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不光地煉未取得成品油出口配額外,連中石油也“榜上無名”,僅中石化、中海油以及中化集團獲得此次出口配額。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中國一次煉油產能在7.64億噸/年,而中國的原油加工量在5.41億噸,則過剩產能在2.23億噸。
在這種背景下,去年政策開始對地煉“開閘放水”。山東地區四家地煉企業正式獲得成品油出口配額。其中,東明石化以9萬噸汽油、3萬噸柴油的第一批出口計劃量占據首位。其次是弘潤石化、亞通石化和利津石化。
2016年全年中國成品油實際出口更是創歷史新高,包括汽油、航煤、柴油在內的出口總量接近3200萬噸。但進入2017年,第一批成品油出口配額不光開始向地煉“關門”,總體出口配額也大幅縮減。
據了解,2017年前兩批加工貿易出口配額累計為1573.5萬噸,僅為2016年同期的44%。即使與2016年實際出口量相比,也僅是航煤出口配額略微超過去年上半年,汽油和柴油出口配額僅為去年上半年實際出口量的87%-88%。
今年頭兩批成品油出口配額的確完全低于市場的預期。2016年中國成品油出口達到新高度,地煉群體也熱身參戰,而今年不僅地煉被暫停成品油出口,連中石油及各央企的出口配額都被全面收緊,這可能導致今年上半年中國成品油出口空間吃緊,成品油出口行為受限。
兩桶油轉戰一般貿易出口成品油
值得注意的是,成品油出口受阻,但成品油產能過剩的問題卻有愈演愈烈之勢。這是因為,未來“十三五”期間,國內新增煉油產能還有1.35億噸/年,國內煉油產能過剩局面難以得到有效緩解。同時,“十三五”期間,中國經濟增速處于6.5%-7%之間,這勢必會影響成品油尤其是柴油的終端需求,國內成品油市場依舊面臨供應過剩局面。
從數據上來看,2016年中國汽油出口占其產量的7.43%,柴油出口占其產量的8.6%。成品油出口仍是解決國內成品油供應過剩的有效途徑。在2016年成品油出口中,中石油汽柴油出口占據比達到34.92%,是僅次于中石化的第二大成品油出口商。 近日,青島石化建成以來,成品油貿易出口的第一船柴油首次運往新加坡,這是時隔13年中石化首度恢復之前停止的一般貿易出口成品油。而在此前,中石油已經開始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成品油。
有中石油人士表示,國家全面收縮成品油出口額,公司未來或轉而動用一般貿易方式出口成品油。但從效益角度而言,一般貿易可能會產生城建和教育附加等額外成本,且資金成本也高于加工貿易在海外付匯采購原料的方式,是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如果成品油出口配額持續縮減,未來兩桶油會更多地通過一般貿易的方式來出口成品油。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