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石化在390萬噸/年渣油加氫裝置B系列停工過程中,通過降低退油壓力,讓溶解在其中的輕烴氣體釋放出來,并進入火炬系統,從而減輕下游罐區的“壓力”,降低環保風險。
按照原來設計,上海石化渣油加氫裝置停車的退油操作,依靠系統內的壓力將退油組分送往下游指定罐區。然而,因為處在高壓狀態下,退油組分中所溶解的輕烴氣體無法釋放出來,一旦進入常壓狀態的下游罐區,它們立即得到釋放,給下游罐區帶來一定的環保壓力。
為徹底解決這一問題,上海石化經分析確認,提出降低退油壓力的辦法。他們提前降低退油的壓力,讓輕烴組分提前釋放出來,進入火炬系統;同時,他們通過修舊利廢,新增一臺退油泵,將泄了壓的退油組分送至罐區,讓其心平氣和地躺在下游罐區里。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