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從黃島檢驗檢疫局獲悉,由中石化青島煉油化工公司從黃島口岸出口1批柴油至新加坡,共3.95萬噸。據悉,這是國內供求關系發生改變,國內成品油產能過剩的現狀下,黃島口岸首次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成品油。
據黃島檢驗檢疫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國內供求關系發生改變,目前我國國內成品油產能過剩,為了緩解這種局面,部分國內煉油企業將成品油出口作為解決國內成品油供應過剩的有效途徑。由于加工貿易成品油出口配額大幅削減,加之提高了成品油的出口退稅率,國內煉油企業開始采用一般貿易方式出口成品油。“本次黃島口岸出口1批柴油至新加坡,共3.95萬噸,貨值達1739.6萬美元,是黃島口岸首次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成品油。這不僅有利于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提高成品油資源流向靈活性,同時也減輕了國內成品油市場的壓力。”該負責人說。
據悉,黃島口岸地理位置優越,內外輻射便捷,這使得黃島轄區內規模巨大、效益領先的煉油企業——中國石化青島煉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出口成品油具有了先天優勢。 2016年,該企業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成品油263萬噸,同比增長60%,創歷史新高。受國內成品油供應過剩影響,預計2017年該企業成品油出口仍會保持強勁增長態勢。 為確保該批柴油順利出口,黃島檢驗檢疫局提前與出口企業、貨代、碼頭等方面溝通協調,制定詳實的檢驗鑒定工作方案,實現現場查驗“零待時”,點到點對接企業生產、自檢、儲存、裝運過程,確保裝完一個罐,立刻檢驗鑒定一個罐,最大限度減少企業非生產性滯港時間和費用。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據黃島檢驗檢疫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國內供求關系發生改變,目前我國國內成品油產能過剩,為了緩解這種局面,部分國內煉油企業將成品油出口作為解決國內成品油供應過剩的有效途徑。由于加工貿易成品油出口配額大幅削減,加之提高了成品油的出口退稅率,國內煉油企業開始采用一般貿易方式出口成品油。“本次黃島口岸出口1批柴油至新加坡,共3.95萬噸,貨值達1739.6萬美元,是黃島口岸首次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成品油。這不僅有利于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提高成品油資源流向靈活性,同時也減輕了國內成品油市場的壓力。”該負責人說。
據悉,黃島口岸地理位置優越,內外輻射便捷,這使得黃島轄區內規模巨大、效益領先的煉油企業——中國石化青島煉油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出口成品油具有了先天優勢。 2016年,該企業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成品油263萬噸,同比增長60%,創歷史新高。受國內成品油供應過剩影響,預計2017年該企業成品油出口仍會保持強勁增長態勢。 為確保該批柴油順利出口,黃島檢驗檢疫局提前與出口企業、貨代、碼頭等方面溝通協調,制定詳實的檢驗鑒定工作方案,實現現場查驗“零待時”,點到點對接企業生產、自檢、儲存、裝運過程,確保裝完一個罐,立刻檢驗鑒定一個罐,最大限度減少企業非生產性滯港時間和費用。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