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我國乙烯產能達到2455.5萬噸,產量1821.8萬噸,當量消費量約為4250萬噸,當量消費缺口2426萬噸,消費缺口持續增大。”在日前召開的2018年石化產業發展大會上,中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戰略研究室主任李雪靜表示,我國高端石化產品自給率低,缺口較大。
高端石化產品產能嚴重不足
根據石化聯合會日前發布的《2018年度重點石化產品產能預警報告》顯示,烯烴項目引發新一輪投資熱潮。美國頁巖氣革命后,乙烷產量激增,在目前乙烷市場價格下,相比于石腦油裂解制乙烯有一定價格優勢,一些企業計劃進口乙烷裂解制乙烯。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在建和擬建進口乙烷裂解項目有十幾個之多,部分項目在資源、港口、運輸等尚未落實的情況下就盲目投資,風險較大。隨著乙烯、丙烯項目的大量建設,2020~2025年,主要下游產品如聚乙烯、聚丙烯、環氧丙烷等進口量將大幅減少,其中聚丙烯可能供過于求。
“‘十三五’期間,隨著新建石化裝置陸續投產,乙烯產能年均增速約6.8%,2020年乙烯產能將達到3200萬噸左右,年均增速約9%,高于‘十二五’的7.7%,當量消費缺口2000萬噸左右。”李雪靜表示,消費缺 口主要體現在高端石化產品產能嚴重不足,而中低端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產品產能過剩較嚴重。
“以高端聚烯烴塑料為例,我國茂金屬聚烯烴絕大部分依賴進口,辛烯共聚聚乙烯自給率也僅有7.7%。”李雪靜強調。
三舉措推進行業創新
發展高端石化產品,行業創新是關鍵。
“目前行業創新在基礎研究、研發投入、工程技術等方面還普遍存在問題。我們將通過征集技術難題、組織專家下基層和創建企業創新工作室等舉措,以企業為主體推進技術創新。”石化聯合會科技裝備部處處長李文軍表示。
記者獲悉,石化聯合會將重點開展三方面工作:首先是在全行業開展企業技術征集工作,重點征集石油和化工企業在新產品和工藝研究、清潔生產、“三廢”治理等方面的技術難題,幫助企業尋找科研團隊,幫助科研團隊尋找研究重點,促進產學研合作;其次是推進專家下基層、成果進企業的工作;第三是推進企業創新工作室的建立工作,以班組建設為重點,建設化工企業創新工作室,通過這些創新工作室將企業工作中的重點、難點、關鍵點征集起來,提升企業創新的效率和效益。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