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東北油氣分公司承擔的“龍鳳山氣田鉆完井提速提效工藝技術研究項目”經集團公司科技部鑒定委員會鑒定,整體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其中基于井下液面監測技術的裂縫性地層漏失壓力求取方法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龍鳳山氣田是東北油氣分公司近年來的重要上產陣地,但在前期鉆井施工過程中井漏問題突出,機鉆低、周期長,影響了鉆完井速度。自2015年起,該公司石油工程技術研究院成立龍鳳山氣田鉆完井提速提效工藝技術研究攻關小組,旨在攻破這一技術難題。工程技術人員針對天然裂縫發育,鉆完井過程中易漏失的問題,利用井下液面監測技術確定漏失壓力,建立 地層壓力剖面,優化了井身結構;開展龍鳳山氣田易坍塌地層井壁失穩機理研究,形成了以納米材料封堵為主的新型防塌鉆井液體系;建立了地層可鉆性剖面、抗壓強度等巖石力學剖面,研制了適合龍鳳山氣田砂礫巖地層的高效鉆頭,同時形成了剛性承壓堵漏工藝技術和低密度-超低密度水泥漿結全的平衡壓力固井工藝技術,最終建立了龍鳳山氣田鉆完井提速提效配套工藝技術體系。
該項技術已在現場應用17口井,平均機構鉆速提高29%,鉆完井周期縮短31%。同時,已申報專利7件,獲得授權3件,降低鉆完井投資5504萬元,經濟效益顯著,應用前景廣闊。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