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年第一批加工貿易成品油出口配額下發,共計314萬噸。按品種來看,航煤為此貿易方式出口絕對主力,占總量的92%;按企業獲得數量劃分,中石化以73%的份額占據首位,中石油占22%的份額,中海油、中化份額隨后。
在2019年第一批加工貿易成品油出口配額中,中石油70萬噸,其中汽油1萬噸、煤油64萬噸、柴油5萬噸;中石化230萬噸,其中汽油5萬噸、煤油210萬噸、柴油15萬噸;中海油6萬噸,煤油6萬噸;中化8萬噸,煤油8萬噸。
至此,2019年第一批成品油出口配額全部發放完畢,總量為2150萬噸,同比上漲8%。其中,一般貿易方式出口量為1836萬噸,占配額總量的85%,同比增長13.2%,延續自2017年以來我國成品油出口方式多以一般貿易方式的格局。另外,加工貿易出口量為314萬噸,占總配額的15%,同比減少16.4%。隨著國內油品質量升級不斷提速,加工貿易出口額維持穩步回落走勢。從成品油出口分項來看,第一批汽油累計出口配額為525萬噸,同比減少26%,占汽柴煤出口配額總量的24%;柴油累計出口配額為890萬噸,同比上漲20%,占汽柴煤出口配額總量的42%;航煤累計出口配額為735萬噸,同比增長14.8%,占汽柴煤出口配額總量的34%。
在2019年第一批成品油出口配額中,中石油、中石化申批數量占總數量的80%,出口力度進一步加大。“由于2018年年底恒力石化以及浙石化一期先后投產,2019年將逐步正常產出產品,屆時國內市場競爭將進一步加劇。中石油、中石化兩大石油公司提前增加配額申批數量,加大出口亦為緩解國內日益嚴峻的銷售壓力。”金聯創成品油分析師王延婷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煤油以及柴油的出口配額持續攀升,均遠超過汽油。王延婷認為,加大柴油出口主要是考慮到當前國內剛需支撐有限。
從加工貿易產品出口數量來看,航煤依舊占據主要地位,總配額達288萬噸,占據總配的92%。“目前,全球汽柴油市場處于供應過剩局面,航煤成為企業擴大盈利的主要產品。近幾年我國航煤產量不斷增加,而國內市場需求相對有限,加大出口也成為化解產量過剩的有效途徑。”中宇資訊分析師楊曉芬表示。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航煤產量不斷攀升,2018年前11個月,航煤總產量達4326.9萬噸,同比上漲11.52%。航煤市場消費量雖然處于上升態勢,但幅度遠不及產量漲幅,航煤資源供應過剩也是常態,因此王延婷認為,增加出口量、開拓境外市場是航煤銷售措施之一。
“近幾年我國煉化企業處于不斷轉型的調整期,國內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相繼投產,國內資源供應量穩步增長,但隨著我國經濟步入穩步發展常態,開拓海外市場將成為市場良性發展的有效途徑之一。”楊曉芬表示。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