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西北油田成為中石化上游板塊實現利潤最多的企業之一,旗下的采油一廠更是秉持“油公司”模式,堅持走改革創新之路,從單一的業務外包發展到采油管理區整體業務外包,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同時帶動100余家承包商隊伍實現盈利,開創了市場互利共贏的新模式。
陽光操作 “梧桐”引得鳳凰來
江蘇礦業自2001年10月進入采油一廠市場以來,隊伍規模由最初的7人發展為目前的580人,業務由單一的撈油發展為集采油服務、撈油作業、修井作業為一體的專業化服務隊伍。
“合作十多年,我們在拓展業務的同時,員工收入也穩步提升,這主要源于西北油田營造了一個陽光透明的市場環境,才讓我們一展身手。”公司負責人說到。
招標是最吸人眼球的環節。為了讓招投標高度透明,該廠在發布招標公告時,將合同條款作為招標文件的一部分,與公告一并發布,這一舉措,贏得了眾多承包商的點贊。同時,將招投標技術評分表中的客觀分增加到75%,降低主觀分,使評標更科學、更規范。
“從采購申請到成果歸檔,招投標的6大流程全在線上運行,實現陽光透明操作。對于技術性較強的招標項目,我們還采取提高技術分比重的辦法,有效控制了惡意競標現象。”合同負責人劉峰說。2018年,該廠組織項目采購233項,招標率達98.7%。
誠信是市場管理的基石。面對西北市場眾多的承包商,該廠建立“兩表兩書一規范一查”內控管理體系,堅持承包商“三不用”的原則:即市場競爭手段惡劣低俗的不用、誠信度不高的不用、責任心不強的不用。有一家承包商因拖欠員工半年工資,違約失信,被取消了招投標資格。
種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由于營造了一個陽光的市場環境,截至目前,采油一廠已與116家承包商單位建立合作關系,業務涉及測試、井下作業、地面工程、檢維修等十多個專業,市場化程度達86%。
獎罰公平 承包商也能領“紅包”
在今年1月份召開的采油一廠市場管理工作大會上,有13家優秀承包商受到了表彰獎勵,獎勵金額達20萬元。其中“年度優秀承包商”獎項最引人注目。
“我們注重提高隊伍整體素質,堅持把好施工質量關,配合一廠完成了‘油氣產量、利潤總額’雙超的目標任務,甲方給我們評了一個突出貢獻獎,還發了一個大紅包。”勝利石油巴州分公司一位負責人高興的說。
對績效突出的承包商進行獎勵,激發了他們提質創新的積極性,2018年該廠未發生一起質量事故。
有獎就有罰。該廠還將承包商日常考核與招投標、勞務結算掛鉤,對發生質量、安全問題的承包商,進行扣分減分,直接影響招標中標率。同時,推行承包商分級管理制度,根據施工業績和服務水平,將承包商劃分ABC三類,A級免檢,C級重點幫扶,實行動態管理,提升了承包商工作積極性。
安全管理是頭等大事。每季度,該廠都要針對承包商組織3-5次專項培訓,員工安全操作技能提升很快。同時,在作業現場實行“追根溯源”式檢查, 2018年共查改現場問題61點次,根源性問題得到有效管控。
聯合共建 開啟合作新模式
近期,在采油一廠井下作業管理部與勝利井下支部聯建工作會上,雙方就“擠鉆一體化磨鞋”工藝使用達成了共識,這是繼去年雙方在“標準化現場”合作的基礎上,在技術成果應用方面達成的新協議今年以來,采油一廠共有多家基層單位與承包商在支部聯建、資源共享方面簽訂協議,雙方就管理經驗、工藝技術、技能培訓等項目,通過網上交流、實地觀摩等方式開展密切合作,從而實現提質增效升級,雙方互利共贏。
“2019年,我們將拓寬‘買產品向買服務轉變’的廣度與深度,比如,將以前按工作量結算的方式轉換為‘服務考核+運行結果’的模式,服務項目進一步拓展到污水處理、在線含水監測服務、井口增壓服務等領域,合作模式進一步深化。”該廠總會計師郭小民說。
去年,該廠采油管理三區整體業務外包給江蘇礦業,實現了人力資源優化,降本500余萬元。今年將持續推進生產運行外包,TK408等3個注水站、一號聯合站機泵維修等業務實行總承包后,實現管人向管事、管過程向管結果地轉變。
同時,實施EPC(總承包)和BOT(特許權)合作模式。2018年對4-1就地分水、節能示范區建設項目采用EPC合作模式,對防腐示范區建設采用BOT合作模式,進一步提升了市場化運作水平。
網站聲明:本網部分文章、圖片來源于合作媒體和其他網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的目的在于發揚石化精神,秉持合作共贏理念,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盡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