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來源:經濟參考報
????記者 王璐 北京報道
????2012年以來,貧困地區重大能源項目累計投資超過2.7萬億元,有力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今年上半年,提前完成了“三區三州”、抵邊村寨農網改造升級攻堅三年行動計劃,顯著改善深度貧困地區210多個國家級貧困縣、1900多萬群眾的基本生產生活用電條件……
????這是19日國新辦發布會上,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曬出的能源行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成績單。他透露,下一步將編制好能源“十四五”發展規劃,細化落實助推鄉村振興的具體措施。初步考慮在繼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同時,優化農村能源供應結構,推進農村能源的變革,其中包括準備支持一批整縣域農村能源革命的示范工程,先選擇部分地區開展試點工作,然后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
????能源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動力,也是貧困地區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能源局充分發揮能源行業優勢,聚焦“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統籌推進能源開發建設與脫貧攻堅,能源扶貧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數據顯示,目前農村平均停電時間從2015年的50多小時降低到15小時左右,綜合電壓合格率從94.96%提升到99.7%,戶均配電容量從1.67千伏安提高到2.7千伏安。農村電氣化率18%左右,比2012年提高7個百分點;空調保有量是2012年的2倍以上。2018年清潔能源占農村能源消費總量的21.8%,比2012年提高8.6個百分點,秸稈和薪柴使用量減少了52.5%。農田機井全部通上了電,農業灌溉成本每年節省100多億元。
????“光伏扶貧工程收益穩定、見效較快,直接帶動脫貧作用明顯。” 章建華介紹說,全國累計建成2636萬千瓦光伏扶貧電站,惠及近6萬個貧困村、415萬貧困戶,每年可產生發電收益約180億元,相應安置公益崗位125萬個。“光伏+產業”持續較快發展,農光互補、畜光互補等新模式廣泛推廣,增加了貧困村和貧困戶的收入。
????能源開發建設也為貧困地區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發揮了重要的脫貧帶動作用。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貧困地區累計開工建設大型水電站31座、6478萬千瓦,現代化煤礦39處、年生產能力1.6億噸,清潔高效煤電超過7000萬千瓦,合計增加就業崗位超過10萬個。
????此外,中央能源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多措并舉,助力脫貧攻堅。定點幫扶87個貧困縣,累計投入無償幫扶資金60.4億元,幫助建設扶貧產業項目、扶貧車間約11500個,增加貧困村、貧困戶收入15.2億元;購買貧困地區農產品19.5億元,幫助解決貧困群眾就業超過11.6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