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財經12月7日訊 以成品油業務為主要業務的中石化集團將加速進軍煤化工領域,中石化集團6日在媒體交流會上透露了這一戰略的轉變。
中石化集團新聞發言人黃文生表示,中石化已組建了煤化工領導小組,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為該小組組長。
隨著石油價格的持續高漲,包括中海油、神華集團在內的能源企業,近年來都在煤化工領域進行嘗試或布局。中石化也一直在進行煤化工布局方面的嘗試,但由于技術上的制約發展一直不是很快,步伐相對于中海油明顯緩慢。
不過,中石化在最近已經獲得了關鍵技術的突破。據來自中石化的信息顯示,10月10日,中石化旗下分公司中原石化60萬噸/年甲醇制烯烴裝置開車一次成功。該項目采用的是中石化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甲醇制烯烴工藝(S-MTO)。
中石化中原石化思想政治工作部副主任丘杰評價稱,“這個裝置的開車成功,標志著中石化自主研發的甲醇制烯烴工藝成套技術步入產業化。”丘杰還透露,該裝置已經試運行近兩個月,各項關鍵指標都明顯高出同類裝置。由于目前在這一領域僅有中國實現了工業化的生產,因此該項技術水平屬于國際領先。
不過,該裝置工藝路線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煤制烯烴路徑。據丘杰表示,中石化的該項目僅是甲醇制烯烴的流程,而不包括煤制甲醇的工藝流程。不過,在我國,煤制甲醇的工藝路線相對成熟,但先進的甲醇制烯烴工藝則并不太成熟。在國內,神華的煤制烯烴項目中的工藝中,就有部分設備采購自國外。
丘杰還表示,中原石化的甲醇制烯烴裝置中所需的原料甲醇中大部分采購自河南周邊地區,其他不足的原料則由中石化總部解決。
中石化的下一目標將是完善煤-甲醇-烯烴工藝路線。11月4日,中石化與河南省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補充協議,中石化將與河南煤化集團在豫北地區合資建設大型煤化工項目。
丘杰透露,中石化和河南煤化將成立兩個合資公司,分別是煤炭公司和煤化工公司。前者中石化擁有49%股權;后者中石化擁有51%股權。
按照雙方的規劃,中原石化將籌劃建設一個年產180萬噸/年的煤制烯烴裝置,投資額大約在200億元。不過,丘杰稱,這個規劃仍處于可研階段。
網易財經還在會上了解到,除了河南外,中石化還在新疆、內蒙、貴州等省市和地區開始快速布局煤化工項目,而在這些地方的布局,也將采用與河南煤化的合作模式:與當地煤炭公司合作,同時采取目前中原石化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