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中國中化揭牌成立 央企戰略重組和專業整合穩步推進
人民網北京5月9日電 (黃盛)5月8日,由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聯合重組而成的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化”)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圍繞央企重組改革,多位專家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表示,央企重組可以集中資源形成合力,減少無序競爭和同質化經營,打造央企全產業鏈競爭優勢,更好發揮協同效應。
今年3月31日,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資委”)官網披露,經報國務院批準,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實施聯合重組。此次聯合重組后的中國中化,全球員工數量達22萬人,為國資委監管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
不僅是“兩化”聯合重組,近年來隨著加快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央企重組、整合、調整已成為提高國企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在今年2月23日國新辦召開的國企改革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彭華崗介紹說,“十三五”時期先后完成了12組24家中央企業的重組,新組建和接收了5家企業。
“總的來看,重組的成效非常明顯。”彭華崗認為,央企重組一是有力推動了資源向優勢企業和主業企業集中,促進了相關行業、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二是有力解決了同質化競爭、重復建設這些問題,提升了中央企業的資源配置效率;三是切實增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在國際標準、行業規則制定上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吳剛梁表示,國有企業加速剝離非主業、非優勢產業,有利于把國有資本優化到重要行業、關鍵領域及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按照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要求,國有企業要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實施職業經理人制度和經理層的任期制、契約化管理,能夠轉變經營機制,增強企業的經營活力。
對于下一步央企的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國資委相關負責人也指出,將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等功能,支持中央企業按照市場化原則,采取重組整合等多種途徑,加快國有資本的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領域集中;補齊產業鏈供應鏈短板,提升供應鏈保障能力和產業體系抗沖擊能力;推動創新資源的整合協同,加快突破一批行業共性技術和關鍵核心技術;切實解決部分央企之間的產品相似、資源分散、重復建設等問題,形成資源合力。
吳剛梁認為,國資委今年還將推進鋼鐵、信息等領域的央企進行重組調整,指導企業聚焦國家戰略開展并購工作。此外,在油氣管網、醫療健康、鋼鐵煤炭等領域也會進一步優化布局結構。
中國并購公會信用管理專委會專家委員安光勇在接受人民網采訪時表示,之前曾有國有企業出現信用債違約等現象,暴露出當下國企運營中的一些問題,這也間接促使國資委等政府部門對央企、國企進行戰略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如果只是做出一些物理上的整合,而沒有做出本質性的改變,曾出現的信用債違約現象還會持續。”安光勇說。
吳剛梁也建議,央企戰略性重組要堅持專業化、市場化原則,防止行政化的“拉郎配”與“合并同類項”。在重組過程中,應該注重估值,剝離不良資產,利用資本市場進行公開透明、操作模式成熟的重組方式。重組之后,要防止“整而不合”,注重發揮協同效應。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穩步推進央企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優化國有資本布局和產業結構,意在以“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為目標,打造一批行業產業龍頭企業、科技創新領軍企業、“專精特新”冠軍企業、基礎保障骨干企業,更好地服務支撐國家重大戰略。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