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WC中文網2020年07月28日訊 能源安全、貨幣信用和債務邊界是一個國家的三大經濟命脈,而目前的美元本位制背后的機制眾所周知,正是通過石油-美元-美債這個完美的閉環進一步支撐了美元的使用量及在其脫離金本位后的世界主要儲備貨幣地位。
50年以來,全球一直在按要買石油就需要美元這一原則進行,它允許美國可以通過無節制的印鈔來奢侈地購買石油,然而,其它石油交易國必須支付匯率兌換費用才能獲得美元,且受制于美元儲備,因此,石油美元人為的制造了市場對美元的額外需求,并進一步穩定了美元的價值,并保證其使用份額,這對主權貨幣至關重要,因為,美元地位對美國經濟至關重要。
所以,這就進一步解釋了石油美元就是美元的核心根基,另外一個好處是轉嫁每年近萬億美元赤字風險,而向需要購買石油的國家出口美元正是降低其通脹率的原因之一。
但是現在的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就是,據IMF7月公布的數據,第一季度,美元在全球各國的國際儲備份額占比已從1999年的高達73%下降到目前的61.9%,而人民幣占比則進一步升達2%,同時,盛寶銀行也在其最新發表的報告中表明,目前,許多產油國非常樂意以人民幣的形式進行交易結算,這不僅有助于從主要的國際基準手中爭奪部分石油定價權,而且還可以促進人民幣在全球貿易中的使用。
不僅于此,目前,中國、俄羅斯、伊朗及歐洲多國為繞開或放棄美元結算石油采取了一定的現實步驟,同時,人民幣計價的原油期貨上市二年多以來成交量表現強勁,定價功能已經在亞洲市場顯現,中國客戶也和一些國家進行原油交易時甚至已經開始部分使用人民幣結算。
根據上期所一周前給到BWC中文網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累計成交量6568.31萬手,日均成交量增長約31%,這其中,國際投資者日均交易量占比約16%,截至目前,有60個國際經紀公司推出人民幣原油期貨交易服務,而去年只有45個,這些交易者來自包括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等19個國家和地區。
同時,人民幣原油期貨也開始帶動歐美等國際市場夜盤的活躍度,據INE最新數據顯示,外國投資者對人民幣原油期貨興趣陡升,在過去的12個月中,交易額幾乎增加了一倍,同時,中國客戶也和一些國家進行原油交易時甚至已經開始部分使用人民幣結算,且事情取得了新進展。
據俄衛星通訊社一周前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顯示,英國石油公司已經在近日向上海國際能源交易所的交割倉庫運送了一船原油,我們注意到,這是自2018年3月石油人民幣推出以來,西方發達國家主要石油公司首次參與人民幣原油期貨的實物交割。
緊接著,路透社進一步稱,中國相關機構可能還會接下去開始試點用人民幣大規模結算進口原油,這就意味著美元將收不到過路費,而早在一年前,中國的一家石化巨頭也已簽署了以人民幣原油期貨計價的原油進口協議,而且這筆石油出口協議來自中東,這就意味著石油人民幣成功進入了中東,具有歷史性的重要意義。
要知道,有了英國首次參與原油期貨實物交割和中東第一筆以人民幣計價的石油進口協議,接下來就會有更多筆,這更意味著打開了未來人民幣大規模結算石油合同的空間,從而為那些有繞開石油美元需求的投資者提供方便,并對沖以美元定價的原油期貨價格波動風險,因為,中國市場上設定了原油價格區間在每桶在40美元至130美元之間,而這種油價機制有助于保護免受過分波動,這也是吸引包括摩根大通、高盛、瑞穗證券、巴黎銀行、興業銀行等國際投資者在內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這背后體現的正是中國維持了人民幣的高價值,因為美元的低利率政策正在降低投資者對追求高收益貨幣資產的吸引力,而這背后折射的正是,美國經濟的一大痛點在于美元的核心-美債。目前美國聯邦債務總額已高達26.5萬億美元,是1958年的約94倍,而美國債務經濟模式能否持續?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美國國債是否被全球買家青睞。
一旦全球投資者不再購買或大幅度凈拋售美債時,則意味著美國向全球兜售美債的模式也將不可持續,進而揭開美國經濟的“底牌”,應該說,欠債上癮正在使美國經濟的底牌掌握在債權人手中,而自2018年以來,至少20個央行在不同月份不同程度減持了美債。
億萬富翁雷.達里奧數周前就分析預測,不排除中國接下去大幅度減持美債的可能性,緊接著,據俄衛星通訊社再次援引觀察人士估計,中國或完全有可能還會拋售規模高達7000億美元的美債,這在億萬富翁吉姆·羅杰斯看來,大買家掌握了美國經濟的主動權。美國媒體CNBC稱,一旦大買家大幅減持美債,對美國經濟的傷害或將是“核”級別的。
與此同時,由于美聯儲長期炮制膨脹美元,導致美元不斷失去“美金”價值,一旦美元實行負利率,持有美債的多國央行或將反過來向美國貼息付款,顯然,這會使美債拋售潮持續擴大,換句話說,由于石油人民幣國際化及其地位的鞏固,料將會有更多投資涌入中國經濟,但事情并沒有到此結束。
那就是隨著美元價值的日漸下降,恢復金本位的聲音也是此起彼伏,比如,美國有位叫亞歷克斯穆尼的議員向美聯儲提交了一項新法案,讓美國退回金本位制,退出石油載體的提案就是最好的注腳,而這也更像是給石油美元上了一課,這是華爾街日報在數周前為我們提供的一個最新例證。
我們多次強調,自去年黃金重新加速回到全球央行的外儲資產中以來,單就重新激活貨幣金本位來說,在戰略上回歸不是沒有可能,但戰術上不具備可操作性,但穆尼在法案中提出的解決辦法是控制美聯儲的貨幣供應量,并將其決定權交還給美國市場,換句話說,就是回到金本位制。
這就意味著,在美元價值和美元指數日漸走弱和中國正在大力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中,黃金的恒定價值將會越來越重要,與此同時,盛寶銀行也在其最新發表的報告中表明,目前,許多產油國已經非常樂意以人民幣的形式進行交易結算,這不僅有助于從主要的國際基準手中爭奪部分石油定價權,而且還可以促進人民幣在全球貿易中的使用。
當然,這將導致美元需求下降,更長遠的意義還在于,Zerohedge為我們做了最好的解釋,該外媒稱,石油美元正在不斷失去市場份額,多國也對美元再次開始失去信心(上一次是美元離開黃金標準后),想要有選擇新的儲備貨幣或石油貨幣的需求,從而削弱石油-美元-美債這個運行了半個世紀的石油交易體系。
路透社在數周前稱,人民幣原油期貨合約在國際上的存在感不斷上升,很有可能會先從俄羅斯、安哥拉及有需要繞開美元需要的產油國開始實施,至此,意味著石油人民幣這顆石油貨幣新星正在升起,該外媒更是直言不諱的稱,此前,不論是俄羅斯還是迪拜的原油期貨產品,對美元發起的挑戰都失敗了,但中國成功做到了迄今為止俄羅斯還是迪拜徒勞嘗試的事情,而以上發生在能源貨幣交易、美債市場和美元發行本位制領域的這些事情可能也是讓美元措手不及的。(完)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