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世恩(原國務院副總理兼石油工業部部長)寫于1993年
今年是毛澤東同志誕辰一百周年,回憶往事,思緒萬千。作為一個老同志、老黨員,我永遠難忘毛澤東同志領導中國人民取得革命斗爭勝利的偉大歷史功勛,永遠難忘在毛澤東思想教育下,全黨全國人民勝利進行革命和建設的艱難歷程。可以說,新中國石油工業的每一步發展,都是學習和實踐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結果,石油工業能甩掉落后帽子,進入世界產油大國的行列,正是在毛澤東同志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巨大支持下取得的。這里我想從一個側面,回顧五十年代向毛澤東同志匯報的一段往事,作為對毛澤東同志的深切懷念。
毛澤東同志一貫倡導調查研究的作風,對調查研究的極端重要性和調查研究的方法,有過一系列精辟論述。“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句名言對全黨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1956年,毛澤東同志為了探討和研究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曾親自找了幾十個部門的同志分別座談,聽取匯報。我作為石油工業部負責人之一,有機會向毛澤東同志作過匯報。毛澤東同志那種嚴格認真、虛心調查、追根求源的科學態度,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毛澤東同志對石油工業的殷切期望和要求,給石油戰線廣大職工以巨大鼓舞和支持。今天回憶起來,仍感到十分親切。
1955年9月,我帶領石油工業部代表團去蘇聯考察學習,回來時已是1956年春節前夕。剛到家,李聚奎部長就告訴我,要向毛澤東同志作匯報。當時規定匯報要由部長親自談,不準帶副手和秘書。由于李聚奎同志來石油部才幾個月,作為特殊情況,允許石油部多去一位副部長匯報。李聚奎同志要我抓緊準備,我聽說有些部門已經談過了,就打電話問水電部劉瀾波同志和計委孫志遠同志,應該如何匯報。瀾波同志說毛主席問得很詳細,曾問他電力是怎么發出來的?孫志遠同志告訴我,從石油如何生成?是什么樣的礦藏?怎么勘探、開采?直到石油發展戰略,都要詳細準備。
春節這幾天,我顧不上休息,抓緊準備資料。石油地質勘探我還比較熟悉,但煉油有些問題不那么清楚,我就找煉油研究院專家請教,2月中旬,寫出了匯報提綱。 2月26日,我和李聚奎同志按照通知,到中南海勤政殿匯報。匯報時在座的有毛主席、周總理、少奇、小平、陳云、富春、先念、一波等同志。總理向毛主席介紹了我,主席問我是那里人,問我的經歷,然后開始匯報。我照著提綱念了一段,主席打斷說,你不要念了,我這里也有本本,就隨便說吧!接著他就問開了。主席先問地質年代如何劃分,根據是什么?我說主要是根據地球發展不同時期的古生物標本,這是主要標志。主席說對,那為什么叫第三紀、白堊紀、侏羅紀呢?我說這是按照世界某一個代表性的地點和剖面來劃分和命名的,比如白堅紀的代表地點是英國;侏羅紀來自歐洲的侏羅山;震旦紀來自中國的南口,等等。毛主席聽后點點頭,又問石油是怎么生成的?我講了世界上石油生成的兩派學說,一是有機生成說,一是無機生成說。主席說,你贊成那一種學說?我說我贊成有機生成學說。主席問,有機物為什么又會變成石油呢?我講了石油生成的環境及溫度、壓力等,要經歷幾百萬、上千萬年,逐步演化才能生成石油和天然氣。主席又問,是否有油的地方都有氣?有氣的地方是否一定有油?我一一作了回答。“怎么找油呢?”“什么叫構造?”我拿紙邊說邊畫,說明各種儲油構造。接著主席又問原油出來后怎么煉制?怎么出來汽油?汽油為什么要分號頭?汽油的分子式是什么?我匯報了煉油的原理和過程,還把汽油、煤油、柴油的分子式一個一個寫出來,主席很認真地看了。我講了柴油由于含蠟多少不同,凝固點也不同,寒帶用油要低凝固點,不然就凍結了。主席說:這非常重要,中國嚴寒地帶不少。 隨后主席又問中國怎么找油?我著重匯報了西北地區石油勘探情況。玉門老君廟油田當時是我國主要石油生產基地。新疆克拉瑪依已有一口探井出油,正在繼續勘探;同時在青海柴達木、陜北和四川已著手普查勘探,另外,東北松遼盆地、華北平原的廣大地區都是找油很有希望的地區,目前缺少勘探手段,正在抓緊準備。毛主席說,美國人(注:毛主席這里是指美國有些地質學家)講中國地質老,沒有石油,看起來起碼新疆、甘肅這些地方是有的。怎么樣,石油部,你也給我們樹立點希望。毛主席這段話語重心長,對我們既是鼓勵、期望,又是極大的鞭策。我匯報說,我國石油工業還很落后,1955年天然石油年產量才42萬噸,遠不能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一些世界先進的石油勘探開發技術還沒有掌握;資金也很緊張,一年用于天然石油勘探的投資才2億多元;新疆、玉門等地都是戈壁、荒灘、沙漠,野外勘探開發工作十分辛苦。主席很有感慨地說,搞石油艱苦啦!看來發展石油工業還得革命加拼命。毛主席這些指示,成為石油工業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使我們清醒地認識到,要盡快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要打開石油工業的新局面,必須依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必須發揚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毛主席、黨中央的親切關懷,鼓舞著石油戰線廣大職工不怕困難,艱苦奮戰,決心以實際行動甩掉石油工業落后帽子,為以后大慶油田的發現和石油會戰,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 我在匯報中談到蘇聯老巴庫油田,有幾十個油層重迭在一起。主席說,這是架起來的樓房啊,比單層油田更好,開起來更省錢,你們也要找幾個樓房式的油田。我還匯報找油要經歷從普查、詳探到開發三個階段,我國才開始第一步的普查。毛主席說,在有希望的地方,你們要給每個縣發一臺鉆機,讓他們到處鑿一鑿。這對以后在全國各地逐步開展石油勘探有著重要意義。我談到蘇聯重視區域勘探,整體解剖,所以勘探成果大;我們對區域勘探研究不夠,因而還未掌握尋找油田的規律。主席說,這是經驗咧,你們要有全面規劃。我匯報到蘇聯一年打井很多,石油投資占總投資比重也大。主席說,我們一年也要鉆一百萬米井(注:1956年鉆井為51萬米)。我講到石油部成立晚,干部少,主席當即插話說,調一些給他們。在毛主席和黨中央的關懷下,以后每年都給石油部門調來一些干部,分配大批大專畢業生和轉業戰士,保證了石油工業發展的需要。 這次向毛主席匯報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在我腦子里打了很深的烙印。在建國初期,毛主席工作那么繁忙,仍然十分重視取得第一手資料,親自找了中央三十四個部門的領導同志,一一聽取匯報。毛主席調查研究得那么仔細,從最基本的知識到發展戰略,都是毛主席關心的內容。
毛主席嚴謹的科學精神和一絲不茍的求實態度,為我們樹立了光輝榜樣,使我受到一次極其深刻的教育。毛主席正是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經過綜合分析,于1956年4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作了《論十大關系》的重要講話,這篇講話,以蘇聯為鑒戒,總結我國的經驗,對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問題,作了精辟闡述,這些基本思想至今仍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這次匯報使我聯想到,毛主席一直十分重視石油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早在陜甘寧邊區時毛主席就指出:“邊區有著豐富的寶藏,首先延長石油居全國第一,并聞名于世界,過去曾由外人投資開采,結果失敗而去,現在邊區當局仍在小規模的實行開發。當外貨來源幾近斷絕的今日,在現代工業中占有重要價值的石油,是極應設法大力開采的”。①1944年毛主席又親自為延長石油廠廠長陳振夏題寫了“埋頭苦干”四個大字,鼓勵石油職工。延長石油工人沒有辜負毛主席的期望,經過幾十年艱苦奮斗,埋頭苦干,他們已從過去規模極小的年產數百噸原油,發展到今天年產原油40多萬噸,成為延安地區的支柱產業之一。建國以后,毛主席于1952年2月又親自發布了軍委命令,決定中國人民解放軍19軍57師轉為石油工程第一師。命令中說:“你們過去是久經鍛煉的有高度組織性紀律性的戰斗隊,我相信你們將在生產建設的戰線上,成為有熟練技術的建設突擊隊”。在當時石油隊伍力量十分薄弱的情況下,57師一萬多名官兵成建制集體轉業到石油戰線,給石油工業充實了新鮮血液,帶來了解放軍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經過專業培訓和生產實踐,他們很快掌握了各種石油專業知識,成為各條戰線的生產骨干。他們中的許多人,已鍛煉成長為石油工業的各級領導干部,為我國石油工業的振興和發展,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就在毛澤東同志聽取石油部匯報后三年多時間,即一九五九年九月,松遼盆地的第一口探井松基三井噴出了原油。松遼地區可能找到一個大油田,這一喜訊迅速報告到北京中南海。毛主席、黨中央極為重視這一新情況。1960年初,石油部根據松遼盆地幾口探井接連出油的新發現,提出在大慶組織石油會戰。毛主席熱情地支持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這一創舉。1960年2月,毛主席、黨中央迅速批準石油部黨組關于組織大慶石油會戰的報告,指出這次大會戰對于迅速改變我國石油工業的落后狀況,有著重大的作用,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給予大力支持。周總理還親自到哈爾濱聽取石油會戰情況匯報,指示要以毛澤東思想來指導會戰的全部工作。毛主席在一次中央工作會議上說:“過去有個斯大林格勒大會戰,現在石油部也有個大會戰”。他對石油部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把全國石油廠礦力量組織起來,打殲滅戰,多次給予贊揚。當石油會戰取得初步成果,一個特大油田已經勝利在握的時候,毛主席又熱情給予鼓勵。1964年初,毛主席在一次同外賓的談話中,講到大慶會戰取得的進展時說:“他們用比較少的投資,比較短的時間,全部自己制造的設備,在三年中找到了一個大油田,建成了年產600萬噸的油田和建設了一個大煉油廠。”毛主席還在關于學習解放軍,加強政治工作的批示中,對石油部學習解放軍,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經驗,給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這對廣大石油職工和政治工作人員,是極大的鼓舞。石油系統的隊伍建設,在大慶會戰和以后的歷次會戰中,得到很大的加強,對保證企業的社會主義方向和各項任務的完成,起了重要作用。
不久,毛主席作出了“工業學大慶”的重要決策,激勵著大慶油田和廣大石油職工向更高的目標攀登。這個期間,周恩來總理先后三次到大慶視察,帶來了毛主席對石油工人的關懷和期望。周總理在充分肯定大慶取得成果的同時,多次指出大慶要堅持“一分為二”,靠兩分法前進。在“文革”十年中,大慶處于最困難的日子里,周總理在大慶軍管命令中親自加上“大慶油田是在偉大的毛澤東思想哺育下成長起來的我國工業戰線上的一面紅旗”,并特別強調,這個命令是毛主席圈閱同意的。他還指示大慶要恢復“兩論”起家的基本功。周總理在關鍵時刻保護了大慶油田和廣大干部。正是由于毛主席、黨中央在每一個重要時期,給大慶油田和石油工業無微不至的關切和支持鼓勵,廣大石油職工才能在“文革”十年中排除干擾,堅持生產,并且在1976年使大慶油田原油產量上升到5000萬噸,1978年全國石油產量上升到1億噸,使中國石油工業躋身于世界幾大產油國的行列,為國民經濟發展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回顧這一段歷史,使我深切感到,大慶石油會戰的每一個成就,石油工業的每一個勝利,都是與毛主席、黨中央的關懷、支持、鼓勵分不開的,都凝聚著毛主席、周總理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心血,都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運用于實際所取得的勝利。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一百周年的時候,我們更要世世代代地高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旗幟,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提出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指導工作。只有這樣,石油工業才能不辜負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期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創建新的業績。 ①見《抗戰中的中國經濟》,1940年抗戰書店版第564頁。
今年是毛澤東同志誕辰一百周年,回憶往事,思緒萬千。作為一個老同志、老黨員,我永遠難忘毛澤東同志領導中國人民取得革命斗爭勝利的偉大歷史功勛,永遠難忘在毛澤東思想教育下,全黨全國人民勝利進行革命和建設的艱難歷程。可以說,新中國石油工業的每一步發展,都是學習和實踐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結果,石油工業能甩掉落后帽子,進入世界產油大國的行列,正是在毛澤東同志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巨大支持下取得的。這里我想從一個側面,回顧五十年代向毛澤東同志匯報的一段往事,作為對毛澤東同志的深切懷念。
毛澤東同志一貫倡導調查研究的作風,對調查研究的極端重要性和調查研究的方法,有過一系列精辟論述。“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句名言對全黨有著深刻的教育意義。1956年,毛澤東同志為了探討和研究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曾親自找了幾十個部門的同志分別座談,聽取匯報。我作為石油工業部負責人之一,有機會向毛澤東同志作過匯報。毛澤東同志那種嚴格認真、虛心調查、追根求源的科學態度,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毛澤東同志對石油工業的殷切期望和要求,給石油戰線廣大職工以巨大鼓舞和支持。今天回憶起來,仍感到十分親切。
1955年9月,我帶領石油工業部代表團去蘇聯考察學習,回來時已是1956年春節前夕。剛到家,李聚奎部長就告訴我,要向毛澤東同志作匯報。當時規定匯報要由部長親自談,不準帶副手和秘書。由于李聚奎同志來石油部才幾個月,作為特殊情況,允許石油部多去一位副部長匯報。李聚奎同志要我抓緊準備,我聽說有些部門已經談過了,就打電話問水電部劉瀾波同志和計委孫志遠同志,應該如何匯報。瀾波同志說毛主席問得很詳細,曾問他電力是怎么發出來的?孫志遠同志告訴我,從石油如何生成?是什么樣的礦藏?怎么勘探、開采?直到石油發展戰略,都要詳細準備。
春節這幾天,我顧不上休息,抓緊準備資料。石油地質勘探我還比較熟悉,但煉油有些問題不那么清楚,我就找煉油研究院專家請教,2月中旬,寫出了匯報提綱。 2月26日,我和李聚奎同志按照通知,到中南海勤政殿匯報。匯報時在座的有毛主席、周總理、少奇、小平、陳云、富春、先念、一波等同志。總理向毛主席介紹了我,主席問我是那里人,問我的經歷,然后開始匯報。我照著提綱念了一段,主席打斷說,你不要念了,我這里也有本本,就隨便說吧!接著他就問開了。主席先問地質年代如何劃分,根據是什么?我說主要是根據地球發展不同時期的古生物標本,這是主要標志。主席說對,那為什么叫第三紀、白堊紀、侏羅紀呢?我說這是按照世界某一個代表性的地點和剖面來劃分和命名的,比如白堅紀的代表地點是英國;侏羅紀來自歐洲的侏羅山;震旦紀來自中國的南口,等等。毛主席聽后點點頭,又問石油是怎么生成的?我講了世界上石油生成的兩派學說,一是有機生成說,一是無機生成說。主席說,你贊成那一種學說?我說我贊成有機生成學說。主席問,有機物為什么又會變成石油呢?我講了石油生成的環境及溫度、壓力等,要經歷幾百萬、上千萬年,逐步演化才能生成石油和天然氣。主席又問,是否有油的地方都有氣?有氣的地方是否一定有油?我一一作了回答。“怎么找油呢?”“什么叫構造?”我拿紙邊說邊畫,說明各種儲油構造。接著主席又問原油出來后怎么煉制?怎么出來汽油?汽油為什么要分號頭?汽油的分子式是什么?我匯報了煉油的原理和過程,還把汽油、煤油、柴油的分子式一個一個寫出來,主席很認真地看了。我講了柴油由于含蠟多少不同,凝固點也不同,寒帶用油要低凝固點,不然就凍結了。主席說:這非常重要,中國嚴寒地帶不少。 隨后主席又問中國怎么找油?我著重匯報了西北地區石油勘探情況。玉門老君廟油田當時是我國主要石油生產基地。新疆克拉瑪依已有一口探井出油,正在繼續勘探;同時在青海柴達木、陜北和四川已著手普查勘探,另外,東北松遼盆地、華北平原的廣大地區都是找油很有希望的地區,目前缺少勘探手段,正在抓緊準備。毛主席說,美國人(注:毛主席這里是指美國有些地質學家)講中國地質老,沒有石油,看起來起碼新疆、甘肅這些地方是有的。怎么樣,石油部,你也給我們樹立點希望。毛主席這段話語重心長,對我們既是鼓勵、期望,又是極大的鞭策。我匯報說,我國石油工業還很落后,1955年天然石油年產量才42萬噸,遠不能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一些世界先進的石油勘探開發技術還沒有掌握;資金也很緊張,一年用于天然石油勘探的投資才2億多元;新疆、玉門等地都是戈壁、荒灘、沙漠,野外勘探開發工作十分辛苦。主席很有感慨地說,搞石油艱苦啦!看來發展石油工業還得革命加拼命。毛主席這些指示,成為石油工業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使我們清醒地認識到,要盡快掌握先進的科學技術,要打開石油工業的新局面,必須依靠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必須發揚革命加拼命的精神。毛主席、黨中央的親切關懷,鼓舞著石油戰線廣大職工不怕困難,艱苦奮戰,決心以實際行動甩掉石油工業落后帽子,為以后大慶油田的發現和石油會戰,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 我在匯報中談到蘇聯老巴庫油田,有幾十個油層重迭在一起。主席說,這是架起來的樓房啊,比單層油田更好,開起來更省錢,你們也要找幾個樓房式的油田。我還匯報找油要經歷從普查、詳探到開發三個階段,我國才開始第一步的普查。毛主席說,在有希望的地方,你們要給每個縣發一臺鉆機,讓他們到處鑿一鑿。這對以后在全國各地逐步開展石油勘探有著重要意義。我談到蘇聯重視區域勘探,整體解剖,所以勘探成果大;我們對區域勘探研究不夠,因而還未掌握尋找油田的規律。主席說,這是經驗咧,你們要有全面規劃。我匯報到蘇聯一年打井很多,石油投資占總投資比重也大。主席說,我們一年也要鉆一百萬米井(注:1956年鉆井為51萬米)。我講到石油部成立晚,干部少,主席當即插話說,調一些給他們。在毛主席和黨中央的關懷下,以后每年都給石油部門調來一些干部,分配大批大專畢業生和轉業戰士,保證了石油工業發展的需要。 這次向毛主席匯報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在我腦子里打了很深的烙印。在建國初期,毛主席工作那么繁忙,仍然十分重視取得第一手資料,親自找了中央三十四個部門的領導同志,一一聽取匯報。毛主席調查研究得那么仔細,從最基本的知識到發展戰略,都是毛主席關心的內容。
毛主席嚴謹的科學精神和一絲不茍的求實態度,為我們樹立了光輝榜樣,使我受到一次極其深刻的教育。毛主席正是在大量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經過綜合分析,于1956年4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作了《論十大關系》的重要講話,這篇講話,以蘇聯為鑒戒,總結我國的經驗,對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問題,作了精辟闡述,這些基本思想至今仍有著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 這次匯報使我聯想到,毛主席一直十分重視石油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早在陜甘寧邊區時毛主席就指出:“邊區有著豐富的寶藏,首先延長石油居全國第一,并聞名于世界,過去曾由外人投資開采,結果失敗而去,現在邊區當局仍在小規模的實行開發。當外貨來源幾近斷絕的今日,在現代工業中占有重要價值的石油,是極應設法大力開采的”。①1944年毛主席又親自為延長石油廠廠長陳振夏題寫了“埋頭苦干”四個大字,鼓勵石油職工。延長石油工人沒有辜負毛主席的期望,經過幾十年艱苦奮斗,埋頭苦干,他們已從過去規模極小的年產數百噸原油,發展到今天年產原油40多萬噸,成為延安地區的支柱產業之一。建國以后,毛主席于1952年2月又親自發布了軍委命令,決定中國人民解放軍19軍57師轉為石油工程第一師。命令中說:“你們過去是久經鍛煉的有高度組織性紀律性的戰斗隊,我相信你們將在生產建設的戰線上,成為有熟練技術的建設突擊隊”。在當時石油隊伍力量十分薄弱的情況下,57師一萬多名官兵成建制集體轉業到石油戰線,給石油工業充實了新鮮血液,帶來了解放軍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經過專業培訓和生產實踐,他們很快掌握了各種石油專業知識,成為各條戰線的生產骨干。他們中的許多人,已鍛煉成長為石油工業的各級領導干部,為我國石油工業的振興和發展,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就在毛澤東同志聽取石油部匯報后三年多時間,即一九五九年九月,松遼盆地的第一口探井松基三井噴出了原油。松遼地區可能找到一個大油田,這一喜訊迅速報告到北京中南海。毛主席、黨中央極為重視這一新情況。1960年初,石油部根據松遼盆地幾口探井接連出油的新發現,提出在大慶組織石油會戰。毛主席熱情地支持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這一創舉。1960年2月,毛主席、黨中央迅速批準石油部黨組關于組織大慶石油會戰的報告,指出這次大會戰對于迅速改變我國石油工業的落后狀況,有著重大的作用,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給予大力支持。周總理還親自到哈爾濱聽取石油會戰情況匯報,指示要以毛澤東思想來指導會戰的全部工作。毛主席在一次中央工作會議上說:“過去有個斯大林格勒大會戰,現在石油部也有個大會戰”。他對石油部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把全國石油廠礦力量組織起來,打殲滅戰,多次給予贊揚。當石油會戰取得初步成果,一個特大油田已經勝利在握的時候,毛主席又熱情給予鼓勵。1964年初,毛主席在一次同外賓的談話中,講到大慶會戰取得的進展時說:“他們用比較少的投資,比較短的時間,全部自己制造的設備,在三年中找到了一個大油田,建成了年產600萬噸的油田和建設了一個大煉油廠。”毛主席還在關于學習解放軍,加強政治工作的批示中,對石油部學習解放軍,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的經驗,給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這對廣大石油職工和政治工作人員,是極大的鼓舞。石油系統的隊伍建設,在大慶會戰和以后的歷次會戰中,得到很大的加強,對保證企業的社會主義方向和各項任務的完成,起了重要作用。
不久,毛主席作出了“工業學大慶”的重要決策,激勵著大慶油田和廣大石油職工向更高的目標攀登。這個期間,周恩來總理先后三次到大慶視察,帶來了毛主席對石油工人的關懷和期望。周總理在充分肯定大慶取得成果的同時,多次指出大慶要堅持“一分為二”,靠兩分法前進。在“文革”十年中,大慶處于最困難的日子里,周總理在大慶軍管命令中親自加上“大慶油田是在偉大的毛澤東思想哺育下成長起來的我國工業戰線上的一面紅旗”,并特別強調,這個命令是毛主席圈閱同意的。他還指示大慶要恢復“兩論”起家的基本功。周總理在關鍵時刻保護了大慶油田和廣大干部。正是由于毛主席、黨中央在每一個重要時期,給大慶油田和石油工業無微不至的關切和支持鼓勵,廣大石油職工才能在“文革”十年中排除干擾,堅持生產,并且在1976年使大慶油田原油產量上升到5000萬噸,1978年全國石油產量上升到1億噸,使中國石油工業躋身于世界幾大產油國的行列,為國民經濟發展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回顧這一段歷史,使我深切感到,大慶石油會戰的每一個成就,石油工業的每一個勝利,都是與毛主席、黨中央的關懷、支持、鼓勵分不開的,都凝聚著毛主席、周總理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心血,都是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運用于實際所取得的勝利。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一百周年的時候,我們更要世世代代地高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旗幟,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提出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堅持用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指導工作。只有這樣,石油工業才能不辜負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期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創建新的業績。 ①見《抗戰中的中國經濟》,1940年抗戰書店版第56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