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持樂觀態度
業內人士對化工生產的凈零前景普遍持樂觀態度。麥基表示,“這是一條復雜的道路、一條曲折的道路,但好在這是一條擁擠的道路,我們需要每個人都走在這條路上,這樣整個社會才能朝著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前進”。
菲特林表示,“我們的員工很有活力,工程師很投入,客戶也很有要求。我們有一個非常全面的、經過深思熟慮的計劃來實現化工生產的凈零排放”。菲特林列舉了世界各地正在進行的項目,以說明陶氏化學是如何利用氫燃料裂解裝置、流化催化裂化脫氫和碳捕集與封存(CCS)等技術來解決這一問題的。他表示,“有能力利用這些技術實現業務增長和脫碳排放。這些都是長期項目,不是三四年能實現的。它們是長達十年的項目,需要良好的長期政策,比如與市場相關的碳價”。
陶氏化學和埃克森美孚看好CCS和氫能
菲特林表示,“公司選擇加拿大艾伯塔省作為首個凈零碳排放生產基地,部分原因是加拿大為碳排放創造了一個市場。此外,公司需要在美國建碳捕集和氫中心,因為計劃使墨西哥灣沿岸業務實現凈零排放。因此要有一個好的CCS項目,而且要在投資方面得到政府的幫助,才能實現凈零排放的目標”。
??松梨?、陶氏化學和其他12家化工能源公司去年宣布,計劃在得克薩斯州休斯敦附近合建CCS產能。麥基表示,“合作的目標是,到2030年CCS產能為5000萬噸”。她還強調??松梨谠贑CS方面有30年的經驗。
麥基指出,??松梨谟媱澰谄湮挥诘每怂_斯州貝城的生產基地建一個世界級規模的藍氫生產設施。她表示,“除了CCS,氫是凈零排放解決方案工具包的關鍵組成部分。建一個世界級規模的藍氫生產設施可使我們的烯烴裝置碳排放量減少30%,此外該設施的建設也將與其他公司合作,提供藍氫可使合作伙伴也減少碳排放”。
麥基補充稱,“我們還需要確保與政府和監管機構合作。在實現凈零排放的路上,需要多種解決方案,以及穩定、全面、可預測和具有成本效益的監管框架,以激勵所需技術的開發”。
巴斯夫關注電氣化脫碳技術
專家認為,脫碳技術和基礎設施的最佳組合將因公司和地點的不同而不同。薄睦樂描述了巴斯夫對電氣化的關注。他表示,“我們對公司充滿信心,可以在化學工業中實現很多電氣化,如可以使蒸汽電氣化。在公司旗下路德維希港生產基地有20太瓦時沒有利用的廢熱,如果使用熱泵把廢熱利用起來,可以非常經濟地制造蒸汽”。
薄睦樂指出,“公司還與沙特基礎工業公司和林德公司合作,以實現裂解過程的電氣化。這可能并不適用于所有地方。但如果工廠在路德維希港,既沒有CCS,也沒有海洋,只能尋求別的方法來脫碳”。
薄睦樂強調,“所有創新都有成本。如果生產過程實現凈零排放,產品會變得更貴。這是一條不受歡迎的信息,但卻是真實的。因為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就無法將社會轉型的想法轉化為經濟商業案例。當然這一趨勢是積極的,消費者越來越愿意為碳足跡較低的產品支付更多的錢。到2030年,對零碳足跡產品的需求將大于供應”。(張春曉)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