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24時,國內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開啟,成品油價格迎來年內第五次下調,也是成品油價格年內“四連跌”。
根據國家發改委9日最新通知:每噸汽油下調130元,每噸柴油下調125元。
機構測算,此次調價折合92號汽油每升下調0.10元,95號汽油每升下調0.11元,0號柴油每升下調0.11元。
國際油價則在最近出現“過山車”行情。
一方面,受宏觀數據利好提振市場人氣等因素影響,8日收盤時國際油價上漲;但另一方面,上周由于全球經濟衰退擔憂等情緒升溫影響,國際油價創出今年4月1日以來的最大單周跌幅,甚至一度跌至今年2月初、也就是地緣政治沖突爆發前的水平。
地緣政治沖突升級尚未降溫,國際原油為何上演“過山車”行情?國際油價“真跌”開始了嗎?
國內成品價格“四連跌”
本次調價,是今年國內成品油第十五次調價,也是今年首次“四連跌”。調價后,成品油年內呈現“十漲五跌”格局。
調價后,油箱容量50升的普通私家車加滿一箱油將少花5元左右;
柴油方面,油箱容量為160升的大貨車,加滿一箱油將少支出約17.6元。
擔憂情緒為國際油價降溫
美國當地時間8日,國際油價上漲,紐約油價重回90美元/桶上方。
截至8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9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75美元,收于每桶90.76美元,漲幅為1.97%。10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73美元,收于每桶96.65美元,漲幅為1.82%。
分析普遍認為,國際原油期貨價格在隔夜市場由漲轉跌受益于宏觀數據利好提振市場人氣。美國就業數據刺激美元指數在5日出現大幅上漲后,市場風險偏好的需求和投資者獲利回吐推動美元在8日小幅走低。
而在上周,國際油價實現今年4月1日以來最大的單周跌幅。紐約WTI油價累計下跌9.74%,布倫特油價累計下跌8.70%,累計跌至地緣政治沖突爆發前的水平。
高盛認為,油價近期下跌的原因包括市場流動性低迷,市場在經濟衰退和美國釋放戰略石油儲備等潛在風險上存在諸多擔憂。
金聯創也分析稱,本輪計價周期內,國際原油價格呈現寬幅震蕩走跌趨勢。周期初美原油和汽油庫存降幅超預期,美元走跌一度支撐油價走勢上漲,但周期內多國經濟數據疲軟影響石油需求增長預期,美國EIA庫存意外增加,需求擔憂導致油價大幅下挫,WTI一度失守90美元/桶關口,創下5個月以來新低。
短期油價下行壓力加大
對于國際原油后市,市場分析認為,OPEC+產油國會議小幅增產的決定限制了油價跌幅。但全球石油需求前景偏弱,中東熱點地區原油重回市場可能性加大,短期油價下行壓力加大。
平安期貨報告就指出,盡管OPEC+增產大幅小于預期,但全球主要經濟體制造業指數回落,利空原油消費,原油消費下滑將打壓油價。
中信期貨首席能源分析師桂晨曦也指出,目前來看,需求抑制初步顯現,但是還沒有出現大幅下降的情況,如果后期系統風險加劇,那么需求側仍然存在繼續減少的可能性。
但高盛在其最新發布的報告中則認為,盡管油價出現下跌,但并沒有完全失去上漲動力。“我們認為,假設這些負面沖擊都結束了,油價上漲的可能性仍然很大,近幾個月來,市場的供應赤字仍高于我們的預期。”(國是直通車 張文暉)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