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8月25日—8月26日,在杭州召開的全國環氧及衍生物可持續發展(三江)論壇上,行業專家表示,得益于近兩年市場價格和企業利潤率上升,加之行業景氣度提高,我國環氧乙烷產能迅速擴張,新增產能即將集中釋放。為避免惡性競爭的出現,環氧產業應該調整好區域布局,并引導下游產業走向高端化、精細化。
全國環氧及衍生物可持續發展合作論壇執行主席顧其昌認為,今年整個石油和化工行業的運行狀況不容樂觀,疊加環氧乙烷新增產能即將集中釋放,環氧產業一定要“穩”字當頭,下游衍生物企業則要加快轉型升級步伐。
全國環氧及衍生物可持續發展合作論壇副秘書長楊斌介紹,我國環氧乙烷產業目前整體產能過剩,行業開工率較低,下游需求乏力。而今年四季度環氧乙烷產業仍面臨新增產能集中釋放的嚴峻形勢,僅三江化工、衛星化學、海南煉化、盛虹煉化4家就累計新增產能160萬噸/年,局部地區環氧乙烷產能將嚴重過剩。考慮到運輸半徑問題,他建議企業認真分析目前各區域已有產能狀況,調整好區域布局,引導環氧乙烷下游向高端化發展,加快開拓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乙醇胺及聚醚多元醇等應用領域。
三江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管建忠認為,今年受疫情多點散發及地緣政治沖突影響,國內市場需求持續走弱,環氧產業各類產品價格已跌至歷史最低。預計未來幾年行業將進入新產能消化及結構小幅調整的新周期,各工藝之間也將出現更加白熱化的競爭,環氧產業應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等待需求持續增長來逐步消化新增產能。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院長鄭寶山指出,低端過剩、高端短缺的結構性矛盾也是環氧產業一直存在的突出問題,優化傳統產品結構、淘汰落后產能是該產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目前,環氧乙烷下游的化工新材料和專用化學品國內市場長期供給不足,有些產品甚至嚴重依賴進口。未來,這些產業將繼續快速發展,并成為驅動環氧產業向高端轉型的中堅力量。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丁云杰提出,為了減少在低端領域的無序競爭,環氧乙烷企業應該加大創新力度,開發具有更高附加值的下游產品,如利用乙醇胺臨氫氨化制備乙撐胺,利用聚醚多元醇連續胺化生產聚醚胺等。
三江化工副總經理丁嶸國認為,我國環氧乙烷及其精深加工產業的發展必須轉變增長方式、調整產業結構、激活發展動能。環氧乙烷下游行業中,減水劑行業應向規模化、清潔化、自動化方向發展;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行業應向高端化、綠色化、功能化方向發展。目前全球環氧乙烷下游產品已有5000多種,而我國僅有幾百種,有很多小品種尚待開發。(中國化工報 彭艷)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