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8日,北京理工大學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在北京舉行“2023年能源經濟預測與展望研究報告發布會”,對外發布《2022年中國能源經濟指數研究》《省級能源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2012-2022年)》《中國電力部門省際虛擬水流動模式與影響分析》《2023年國際原油價格分析與趨勢預測》《中國碳市場回顧與最優行業納入順序展望(2023)》《我國CCUS運輸管網布局規劃與展望》、《全球變暖下區域經濟影響評估》《邁向中國式現代化的能源發展圖景》等八份研究報告。該系列報告是由北京理工大學杰出教授魏一鳴領導的研究團隊,根據上一年度國際和國內能源經濟與氣候政策形勢的變化,選擇特定主題開展針對性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自2011年以來,北京理工大學已連續13年發布報告,贏得了廣泛的社會關注。
《2022年中國能源經濟指數研究》報告認為:2022年中國能源經濟穩步回升;2023年,光伏發電行業可短期優先投資,電網自控設備行業長期潛力較大;傳統能源行業需發揮系統調節新價值。
《省級能源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2012-2022年)》報告認為:2012以來,各省能源高質量發展在小幅波動中穩步向高水平邁進,省際差異逐漸縮小。2022年,山西、內蒙古在能源穩價保供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四川應急、調峰等系統調節能力嚴重不足。
《中國電力部門省際虛擬水流動模式與影響分析》報告認為:電力部門的虛擬水轉移加劇了地區水資源壓力,水資源短缺易導致電力供應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未來應加快構建電力資源和水資源協同發展新格局。
《2023年國際原油價格分析與趨勢預測》報告認為:2023年國際原油價格中樞回落,市場供需偏緊,地緣政治局勢持續擾動,短期不確定性較大。預計Brent、WTI原油均價將在82-92美元/桶和77-87美元/桶范圍。
《中國碳市場回顧與最優行業納入順序展望(2023)》報告指出:2022年中國碳市場的碳價水平較2021年提升了約60%,下一階段中國全國碳市場應該優先納入水泥、煉鋼、玻璃等行業以最大化降低減排成本。
《我國CCUS運輸管網布局規劃與展望》報告認為:面向碳中和的CCUS產業集群發展將依賴具有低成本優勢的CO2專用運輸管網及其配套基礎設施。依托煤電碳源,到2050年,CCUS的CO2運輸需求峰值預計約6.54~15.36億噸CO2,所需的管道總里程超過1.7萬公里。但目前,我國CO2管道運輸仍在起步階段,亟需加快CCUS管網規劃布局。
《全球變暖下區域經濟影響評估》報告指出:氣候變暖將造成全球經濟損失大幅增加,加劇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平等性,需建立公平合理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推進因地制宜的氣候適應方案。
《邁向中國式現代化的能源發展圖景》報告認為:我國巨大的人口規模這一基本國情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能源普遍服務將再上新臺階,光伏發電將進一步拓寬農村居民獲得經營性和財產性收入的渠道,助力實現全體人民富裕;新能源開發與節能增效協同推進,助力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光明網)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