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獲悉: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實施6項技術規程(以下稱“藍碳系列技術規程”),對紅樹林、濱海鹽沼和海草床3類藍碳生態系統碳儲量調查評估、碳匯計量監測的方法和技術要求作出規范,用于指導藍碳生態系統調查監測業務工作。
2021年,自然資源部海洋預警監測司組織啟動了藍碳生態系統碳儲量調查試點工作;2022年,又啟動了藍碳生態系統碳匯監測試點工作,歷時近兩年編制完成紅樹林、濱海鹽沼、海草床碳匯計量監測技術規程(試行)。藍碳系列技術規程對3類藍碳生態系統的調查內容、碳儲量計算等提出了明確要求,填補了藍碳生態系統業務化調查監測技術規程的空白,為摸清我國藍碳生態系統碳儲量本底和碳匯潛力,充分發揮海洋的固碳作用,實現國家“雙碳”目標作出貢獻。(人民日報 記者 劉詩瑤)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化精神,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宣傳國家石化產業政策,展示國家石化產業形象,參與國際石化產業輿論競爭,提高國際石化產業話語權,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