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在成都召開二屆一次理事會暨換屆選舉會議。國務院參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會長、黨委書記陳全訓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鋰業分會會長趙家生作分會工作報告。
陳全訓會長在講話中指出,與鋁、銅等有色金屬品種相比,鋰的體量比較小,但是鋰對戰略新興產業的支撐作用相當明顯,是重要的功能材料之一,應用前景廣闊。當前,中國鋰工業運行呈現出四個特點:
一是需求上漲。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成為推動鋰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38萬輛,鋰離子電池產量47.13GWh,同比增加54.78%。
二是價格上漲。在需求高漲的強勁拉動下,國內外鋰市場保持上漲態勢,在其他有色金屬價位低迷的格局下,鋰產業逆勢而上,一枝獨秀。
三是企業效益改善。國內主要鋰企業的利潤、利稅表現較好,超過有色行業平均水平。
四是原料進口大增。中國70%的鋰原材料依賴進口,資源對外依存度上升,資源保障不足成為制約中國鋰產業發展的突出短板。
陳全訓會長強調,“十三五”期間,中國鋰產業發展要以增強資源保障能力為目標,以技術改造為支撐,培育自主知識品牌和技術,滿足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需求。
一是補技術創新短板。面對當前形勢,不能沾沾自喜,要形成產-學-研-學-用的良好環境,協同成立工程技術創新中心和實驗室,支持骨干企業創建國家級平臺,爭取政策支持,靠創新謀發展。
二是增加資源保障能力。要推進國際產能合作,在國外資源富集的國家和地區建設海外資源基地,在國內加快四川、青海、江西等資源基地建設,合理開發、高效利用鋰資源。
三是加快培育優勢企業。目前我國鋰企業的國際競爭實力不足,要強強聯合,通過兼并重組等措施,培育龍頭企業。
四是推動產業規范發展。鋰產業發展需要資源、技術、資金、人才等各方面的支持,要完善市場準入機制,不能盲目跟風,造成產能過剩。
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