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雙碳”目標和能源轉型加速推進的背景下,國家能源集團持續深化新型儲能研究與建設。截至2025年3月底,國家能源集團在運新型儲能項目132項,總規模4934兆瓦/10956兆瓦時,技術路線涵蓋電化學、飛輪、熔鹽儲熱及復合儲能,積極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132項在運新型儲能項目中,電化學儲能項目占主導,共計128項,裝機規模占比95%。國家能源集團積極創新,突破單一儲能路線限制,構建多元化技術矩陣。其中,廣東臺山電廠儲能項目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煤電配置電化學儲能項目;寧夏靈武電廠儲能項目是全球最大單體式飛輪儲能項目,填補了我國飛輪儲能參與火電調頻相關領域的空白;山東蓬萊電廠儲能項目是我國首個“磷酸鐵鋰+鈉離子+全釩液流+飛輪”四維復合型智慧儲能項目;河北龍山電廠儲能項目是全國首套600兆瓦機組抽汽熔鹽儲能項目,項目實現“調峰+頂峰”雙功能。
國家能源集團新型儲能項目聚焦“新能源配儲、火電配儲、獨立儲能、共享儲能”四大場景,形成差異化解決方案,實現經濟效益與系統價值雙提升。目前,國家能源集團新型儲能項目中新能源配儲占比近七成,多個火電廠通過配置儲能,顯著提升了機組調頻性能,推動煤電從“基荷電源”向“調節電源”轉型。數據顯示,國家能源集團新能源配儲項目平均日等效充放電頻次高于行業均值;獨立儲能項目系統調節能力顯著優于同類項目,在提升電網靈活性和穩定性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國家能源集團將深化新型儲能建設,因地制宜科學布局,依據電網規劃等分析資源與需求,布局儲能示范項目;以省級公司為主體統籌規劃區域儲能電站,實現系統化、規?;?在政策支持地區及新能源匯集區等關鍵節點,基于需求與成本效益布局儲能;加強新型儲能技術示范,探索壓縮空氣儲能等新技術,推動市場化運營;靈活配置用戶側儲能,利用峰谷價差合理布局,以技術創新和工程實踐推動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為“雙碳”目標實現和能源數智化轉型貢獻力量。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及圖片,目的在于弘揚石油化工精神,宣傳國家石油化工政策,展示國家石油化工產業形象,傳遞更多石油化工信息,推廣石油化工企業品牌和產品,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在此我們謹向原作者和原媒體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認為本站文章及圖片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